。。。。
“比如以前古人就有人使用贝壳来充当货币,甚至有拿盐巴来当货币的,反正很多物品都充当过货币,最后使用的是黄金。”
“哦,明白了,其实就是充当一个中间的价值标准。”
“对。”
“那么这个价值标准是由谁来决定的?”
“决定这个标准的方法很多,但是都会出现偏差,而我们经济学就是去将这个偏差缩减到最小。”
“哦,明白了,如果所有的食物变成交易对象,是可以的,就是以物换物,如果兑换成货币就是交易。
如果是兑换成票据,也是交易。
这又有什么差异呢?”
“从交易本质上来看,是没有差异的,只是在这过程中使用的频率有问题。”
“什么问题?”
“比如你从工资中获得了粮票,对吧,一百斤,差不多够你一个月的伙食了吧。”
“嗯,对。”
“只是打个比方,如果你这一百斤的粮票,有一个月没有吃完,那么以后你每个月都会有剩余,是不是。”
“对。”
“但是有一个月,你朋友需要粮票来办婚礼,他的粮票突然不够了,怎么办?”
“我可以借给他。”
“对,这是一个方法,那么这个粮票就变成了商品,是不是。”
“对,那么这个票既然是商品,它就有了价值,而这价值又取决于它本身所包含的粮食的价值。
比如现在粮食不要钱了,那粮票还有价值吗?”
“没有了。这就是它所包含的价值。”
“还有刚才说的使用频率,粮票的频率使用是最高的,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那么工业票就不一样了,你一个月可以使用一回,两回?
不见得吧,所以它的数量就少,使用频率地,所以它的价值就非常低,其作用也是非常低的。
比如自行车。”
“自行车使用频率挺高的啊。”
“我说的是工业票,自行车票的问题,那么这个票的价值本身应该很低,但是为什么那么高的价格呢?”
“不知道?”
“这就是需要商品本身的价值来体现了。
就是自行车,你觉得你自行车使用频率高吗?”
“不高吗?”
“不高,你早上去上班,最多一个小时吧,骑自行车,然后就放到车棚里,中午吃饭骑自行车,有些在单位吃,就不骑车了。
直到晚上才回去。
是不是一天也就两个小时的使用频率,它高吗?
跟机器使用起来呢?”
“对,那就该便宜。”
“但,为什么不便宜呢?”
“原材料不便宜?”
“总结,就是其制造成本高,所附带的价值就高了,而虚高的那部分,其实就是体现价值的最有用的地方。
自行车虚高,就是因为相对方便,至少比坐马车,养马方便吧。
如果以后有更方便的东西,同等价值,它就会被替换掉。
这就是价值不断转移的,但是它本身又什么都没有变。”
“对啊。”
“不对,如果正如你说的一样,那么除了吃穿住行,其他东西都没有价值了。”
“对啊。”
“那我们还要其他东西干嘛?”
“还有一种叫做精神价值,说白了就是虚伪价值。”
“什么叫做虚伪价值呢?”
“下回再说。。。。”
“哈哈哈。。”
都是一群可爱的人,一起聊着不同领域的事情,倒也充实了生活,也充实了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