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李破诏李纲调任礼部尚书,长安令长孙无忌晋大理寺少卿,暂掌大理寺,又诏治书侍御史刘洎为礼部侍郎。
一番操作下来,要整饬礼部之意已是昭然若揭。
户部刚消停没几天,皇帝又盯上了礼部,知道内情的人也就罢了,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官考的事情发作了。
八月间进行了一场京中的官考,大部分人都能平安渡过,可还是有些人露了馅,吏部正在忙着调整这些人的职位,或者干脆免官处置。
都是些瞅着空子混入官场的家伙,靠着亲朋好友的举荐入仕,不学无术之处让人一言难尽。
比如说吴兴陈氏的一个傻小子,也就是后来所说的痴呆儿,竟然在千牛备身府中挂名很长一段时间了,还是李破当政之后混进来的,这次被清了出来。
相关人等,连带着傻小子一家人,全部被流放去了西北,李破听人说了一嘴,弄的他也是又好气又好笑。
陈氏那样的门户缺一个傻子入仕吗?都是权力在作怪罢了,这些大阀站在权力顶峰久了,什么幺蛾子都能找见他们,有时候卑污之处连普通人家都不如。
而这也只是官考中出现的奇事之一,有的人连大字也不识一个,在吏部也待了好些年,这说的可不是门房,人家还就是吏部归录文档的,听说上衙办公的都是他自小身边的书童,日子久了,吏部的人还以为书童就是他本人呢,差点连官考都被他给混过去,你说有多扯。
后来发生的那些故事,在这年月里都能找见些影子,只不过没有后来那么普遍而已,说到底,大部分贵族人家还都是要些脸面的。
从上到下成窝贪腐的风气应该是从后来元朝时开始,当然了,历朝历代到了末年,都会表现出类似的征兆,这个就不用提了。
而大唐开国之初的官考,更像是一个反冗官的行动,顺便去除举荐制的流毒,总体上对于此时的官场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是开国之初,官僚队伍没那么庞大。
……………………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李破命李纲等人整饬户部风气,清除郑善果的亲信党羽,让朝臣们很是担心了一些时候。
李纲来做这事正合适,此人是李建成的亲信,降唐之后李破鉴于其名声,任其为大理寺卿。
李纲这人向有刚正之名,也很有才能,只不过他曾经是杨勇的老师,后来又侍奉李建成,简直就是个太子克星,如果李破将来瞅着李原不顺眼的时候,就很可能把他派去当李原的老师。
如今由他来出任礼部尚书,外加上一个刘洎,人还没到任,礼部上下便已战战兢兢。
但科举的事情又被耽搁了下来,李破真是恨不能把郑善果给宰了了事。
几件大事,一个唐典,一个科举,另外就是田亩制度的改革,只有科举选材之制李破打算尽快完成,其他的能放就放放。
你说郑善果耽误了他多大的事情?
于是李破只能安慰自己,等一等也好,各处都安静一些时候,让官员们了解一下民情,看看能不能招上来科考的生员,不成的话还就是得耐心办学,给科考打好基础再说。
……………………
十月间,已经彻底进入到了深冬季节,朝廷的官员们一下就变得闲了下来,大家都准备过年了。
年末赏功将在十月末到十一月初进行,长长的赏功名单已经列了出来,主要还是唐军将士们的军功犒赏。
没什么好说的,经过吏部,以及尚书省,中书的讨论,再来到门下过一遍差不多也就完了。
今年的军功自然以步群,李年,尉迟偕等人为首,他们率军平定了窦建德,正经的开国之功,必须重赏。
另外就是张伦,范文进等人在西北大败吐蕃,军功也是不小,需要封赏一番。
在南边尉迟恭率黄君汉等人挥兵岭南,破蛮寨百余座,赏是要赏,可不能重赏,不然这些家伙尝到了甜头,每年都去走一遭,那不成刷子了吗?
还有李道宗平了张善安之乱,又率军重夺交趾,已晋交州总管,年末要再次赐爵封赏。
李破对其人印象不错,年纪轻轻,文武双全,简直就是出将入相的模子,将来应该能重用一番。
蜀中的几个人做的也不错,梁州总管李武,益州总管张云智,夔州总管宇文镬,这都是他的老部下,如今皆都就任于蜀中,可见他对蜀中的重视。
效果也不错,今年下来,蜀中蛮族之乱渐平,李破有意让他们用蛮族为役,修整一下蜀中的道路。
……………………
大雪纷飞间,不多时便给长安染上了一层浅白。
封德彝顶着雪来到太极殿前,不等他入殿,今日太极殿的执事宦官就已经小跑着迎了出来,殷勤的问候声中,一边命人赶紧扶着封德彝入内避雪。
封德彝还不领情,使劲嘟囔着,“这雪下的……尔等干什么吃的,赶紧把路扫出来,朝臣们年纪都大了,一个不小心倒在这里,你们还有命在?”
', ' ')('执事宦官连连点头,“封相教训的是,也是今天雪下的太急,奴婢等人还未顾得上这个,奴婢这就让人去打扫干净。”
封德彝也就是顺口抱怨一句,他年纪大了,最不喜欢雨雪天气,一到下雨下雪就犯愁,犯愁心情就不太好,心情不好自然要埋怨一下人。
“至尊忙吗?心情可还好?殿内有其他人在吗?”
一连串的问题问出来,问的连他自己都先笑了。
不过皇帝刚刚一脚把郑善果那老家伙踢去了岭南,又让李纲入主户部,事先他可是连一点风声都没收到,确实有点吓人。
即便后来知道了内情,最近他也还是变得小心了许多,君王的另一面展露了出来,他得适应一下。
执事宦官陪笑着道:“温仆射此时正在殿中陪至尊说话,至尊说了,封相来了自己进去便可,不需人再行禀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