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锄头的茧子自然和拿武器磨出来的茧子是不同的。
“叔父要我去做一任亲民官,我自然便要真心实意的去体会。”令狐知书道:“这一年,收获颇多,也感慨良多!”
“不过你在博陵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令狐野道:“不少人把状告到了我这里来了。”
“为了叔父的大业,什么路,我觉得都可以试一试,他们走的路是一种,我现在试验的也是一种,其实那一种我觉得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实效!”
“那你没有觉得你正在做的那些事情,其实是在掘我们令狐氏的根基吗?”令狐野道:“如果按照你的那一套来,只怕我们就无法见容于其它世家豪门了,甚至于在家族内部也不会有人支持的。”
令狐知书沉默片刻道:“可是叔父,一年时间,我便靠着这些政策在博陵练出了三千强军,并且筹集出了五十万斤粮食,这还是在保证了整个博陵百姓吃穿无虞的情况之下。如果将这些政策推行到我们整个的控制区……”
“那不等政策落实落地,我们便已经众叛亲离了!”令狐野摇头道:“最有效的,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也不见得就是最适合我们的,这一点,你一定要清楚。”
令狐知书有些失落:“这么说来,这一次调我回来任中军将军,并不是对我的奖励,而是怕我在博陵再干下去,会更受人忌恨,成为家族的异类?”
“那倒也不是!”令狐野笑道:“瞧瞧,本性又露出来了吧?有功当奖,有过必罚,你在博陵做得确实不错,这三千强军,五十万斤粮食就是明证,所以调你回来,自然是奖励。”
“那叔父,我有一事相求!”
“说。”
“我走了,但我希望不要人亡政息,博陵就让他这样自然运转下去,看看走到最后,他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模样!”
“一个博陵,如你所愿就是!”令狐野笑道。“其实你还是在跟李大锤较劲是吧?”
“不是较劲,而是想学习,我要看看他在贺兰原以及宝瓶州搞的那一套,到底有什么魔力!”令狐知书认真地道:“泰安城只是他的后盾,贺兰原才是李大锤起家的根本,宝瓶州是让他起飞的关键。我搜集了他在这些地方实施的所有的政策,律令,然后把他们一一落实到博陵郡,任何事情,不深入进去,在外面走马观花,永远也只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难得理解其中精髓。”
“这么说来,你有所得?”令狐野道。
“叔父,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地在关内确立优势,抢下制高点,那么十年之后,不,也许用不了十年,李大锤就会在关外建立起不可动摇的优势,他那一套,我在博陵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如果再有两三年,一个博陵郡,可以顶得上整个河西其它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