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16(1 / 1)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与“其次”关联呼应,强调所推的做法,是指无为之治,最高的境界。“下知”,与儒学礼教“上知(智)”相反,老子尊“下”,反对统治之“为”,主张“无为”;“有之”,参照“有之以为利”理解,强调“无之以为用”,说明统治的有与无的关系。

三个其次,越来越不好。“人为”越来越严重,甚至恶劣。亲,亲爱、亲近。誉,称赞、赞美。畏,惧怕。侮,有不敬之举。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应为“信不足,安有不信。”

清人王念孙比较河上公本,发现并肯定了“无下焉字”,他把上焉字断句在后句是对的,很了不起。他当时没有看到《老子》更古的文本啊。

郭店楚简《老子》丙本有“太上”一章:“太上……信不足安有不信”。

帛书《老子》甲乙本较为完整,相应处文字均不缺,甲本:“信不足案有不信”,乙本:“信不足安有不信”。

王念孙解:“焉,于是也。言信不足,于是有不信也。”解释旁征博引,信服。', '。')

最新小说: 全民领主:我的虫群能无限突变 上界帝族圣子,这你也敢退婚? 苟在少林十年,我无敌天下! 爻仙 我本反派大恶霸,系统逼我成菩萨 修仙:我有一颗聚灵珠 征战天下:从草根到王侯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摄政大明 一意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