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 ' ')("<p>祖孙孙,好几代人都可以拿后续的利润,这么好的事儿,她有什么不乐意的?”
换做别人也不理解,但是阮清很清楚她师傅想的是什么,她师傅想要的是什么。
作为一项技术的传承人,他们考虑的首先就不是利益,而是这项文化能不能长长久久的传递下去。
宋锦距离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如果在这一代没有好好用人工传承,而是用机器大规模覆盖,使得老手艺人没有生存空间,祖宗的绝活断了,那才是最大的罪过。
师傅万万不可能把真正的技术传给刘文昊这样的人听。
心中没有大爱,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入不了师父眼的。
阮清并没有在刘文昊面前表现的太激动,只是说了几个关键词,让他体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投其所好。”
“三顾茅庐。”
她只能用这种方法先把刘文昊稳住,在得到师傅的认可之前,切莫不能让刘文昊猜到她背后的意图。
闲言叙过,刘文昊猛然想起来,问阮清,“阮老板主动上门找我,可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
只要阮老板一句话,不管是什么事,我上刀山下火海,也绝对帮阮老板把事情办得明明白白的。”
刘文昊想到的是,阮清出来这趟是为了给周成程买布,既然唐国庆要涨价,阮清肯定需要找其他工厂出货,或者是让他想想办法当唐国庆的说客。
但说真的,这两件事他都做不到。
唐国庆还能听他的?
不过,刘文昊也有自己的算盘。
即便阮清没有那么懂宋锦,是不是也能指导他家工人改进技术,让他家工厂制作出来的宋锦看得更加逼真一些?
因此就算他知道阮清要让他办的事儿他办不到,可还是问阮清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
阮清装作不太好意思,在刘文昊的热情邀请下,她说:“我丈夫不是机械工程师嘛,我想让你帮忙找找关系,帮我们买织布的设备,最好的那种,然后我们带回去,自己改造,以后就不出来买布了,我们在北方,自己织。”
刘文昊,“!”
自己织?
客户成对手了?
</p>\t\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