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的兵力有3万多人,看起来很多,但是分散到各处之后,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
何况温三的部队,向来都是以老带新的模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3万多兵力,并没有形成多大的负担。
反而因为新兵的加入,让部队显得更加有活力,新兵之间的竞争对老兵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温三顺势在全军推行大练兵,强化新兵战斗力的同时,也能加快他们在战场上的适应能力。
同时也能让老兵们及时的参与进来,各级指挥官之间,也有了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部队进行实战演训,让营团级以上的指挥官在战场上进行激烈的对抗,师旅一级的高级指挥官则在指挥室进行博弈。
与此同时,温三还在徐州开了一所指挥官学校,专门培训手下营长以上的指挥官。
让温三没有想到的是,两位前辈居然也愿意临时客串一下指导老师。
这让温三心里非常开心,这个所谓的学校更多的是时候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在进行战略战术推演的时候,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产生更耀眼的思维之光。
温三有空的时候,也会跟手下这帮兄弟进行交流,有时候还会讲一些实战案例,分析自己在屡次作战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可弥补的解决方案。
连云港战役更是成为大家重点讨论的课题,尽管这场战役打得相当的漂亮,但是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要不是有温三坐镇一线,监听鬼子的一切安排,连云港绝不可能被这么轻易拿下。各部队付出的代价恐怕还要翻几倍。
两位前辈也是身经百战的战略家,军事家。他们在佩服温三指挥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优秀的建议,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
温三始终都以相当谦虚的态度,听取他们的提出意见。他们生活在这个年代里,有很多东西更能一针见血,直指本质。
很多时候打仗吃亏,只是吃亏在兵力不足,装备不足,以及生活物资缺乏这些重要的因素。
如果由他们来指挥温三的师级作战单位,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恐怕会只强不弱。至少温三手下这批将领,跟这些大牛人物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他们虽然也在成长,但是过程太短,经历的东西还是太少了些。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人也会成长为非常优秀的将领,但那是真的需要时间来打磨。
总的来说,温三集团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军事都在快速的向前发展,并且成长的速度极快。
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敢再轻易小视他们的存在。
就拿国府来说,【指挥官】虽然很多时候对温三恨得咬牙切齿,可该安抚的时候,照样要拿出优厚的条件来进行安抚,连对温三说话的语气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原因无它,温三的成长太快了。聚集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照这个速度成长下去,如何抗击小鬼子的侵略计划,温三的整个团体都将成为重要的一环,并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