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夏睡醒,江父江母都去上班了,门口的柜子上放了一大袋东西,都是两老打包好,叮嘱周承磊带回家的。
有江父出差买回来的衣服和玩具,还有各种零食和水果。
江夏打开看了一眼:“都说十个女儿,九个是贼,这话不错。”
每次回来她都会带一大袋东西回去。
周承磊:“爸妈的心意。”
江父不仅给孩子买了衣服,还给她买了。
江夏拿起几件小孩子的衣服:“要不这几套留在这里?以后我们带孩子过来时,就不用带衣服了。”
他们两夫妻也有衣服在这里,来过夜也不用带衣服。
周承磊应下:“好,那我先去洗干净,留张纸条让爸妈帮忙收了放衣柜里。”
“好。”
于是周承磊就拿着江夏翻出来的几套衣服去洗。
江夏就去江父的书房写纸条,顺便找了本书,坐在厅看,打发时间。
江夏正看得入迷,突然传来了开门声。
她还以为是冯姨,扭头一看,开门的竟然是雷玉珍。
雷玉珍和另外一个中年妇女看见屋里有人都愣了一下。
雷玉珍最先反应过来,亲热地笑着打招呼:“表嫂。”
那位女同志就是厂里的采购,她是认识江夏的,江夏小的时候也会去厂里玩,她也笑着和江夏打招呼:“夏夏,厂长让我们来拿一份采购报表,她忘记带回厂了,说放家里的书房里。”
家里有人,厂长为何还将钥匙给她们呢?
江夏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我去给你们拿。”
周承磊在洗手间听见说话声,赶紧走了出来,就看见了两人。
雷玉珍喊了声:“表哥。”
采购也喊了声:“周同志。”
周承磊没有什么表情的点了点头。
江夏解释了一句:“我妈叫她们来拿采购报表,我去书房找给她们。”
江夏说完就走进书房。
因为卫生间就在厨房里面,周承磊是从厨房里出来的,雷玉珍看见他卷起袖子,双手都是水,以为他在洗碗,心想:表哥娶了个大小姐做媳妇,来到老丈人家就要伏低做小当个洗碗工。
“坐。”周承磊让她们坐。
在周承磊的凛冽气势下,采购有点局促的坐下。
雷玉珍有意在采购面前表现得和周承磊很亲近,就闲话家常起来:“表哥,许玲和她那对象谈成了吗?我听我二婶说,他们准备结婚了?”
周承磊看了一眼雷玉珍手中江家的钥匙淡道:“不知道。”
他没去关心这些,只听江夏提过一嘴,说许玲选了九月的日子结婚,但是别人的事,他向来不多嘴。
江夏很快拿了一个文件袋出来,问采购:“是这份吗?”
采购站起来双手接过来打开看了一眼笑道:“是这份,那我们先走了,我们还要去订布。”
“好。”
雷玉珍笑道:“表哥,表嫂,我们走了!”
“好!”江夏看了她一眼,应了声。
雷玉珍在厂里干了两个多月,皮肤白了很多,衣着打扮也洋气了,更加漂亮了。
两人离开时,顺便关上了门。
周承磊又回去洗完衣服,晾晒好,夫妻二人也离开了,他们还要去买小木船。
周承磊一手提着两大袋东西,一手拉着江夏下楼,然后开拖拉机离开去买船。
这次买的是小木船,不用去市造船厂买。
市里还有一间小船厂,那里有现成做好的小木船,是那种没有动力,靠人力来划船,船才会动。
当然也可以安装发动机等设备。
周承磊买了两条长三米左右,宽不到一米的木船,他要有动力的,所以贵一点,花了差不多四千块。
一条是留在鲍鱼岛方便喂鱼,一条是留着到时候珍珠岛养珍珠用,总得备两条船才方便。
四天后才可以将船开回去。
他们先回家了。
第二天俞老板就带着人过来了,周承磊又开始早出晚归的出海安装网箱。
又过了一天,周承磊请的战友也来了,中午在镇上的饭店请他们吃了一顿饭,就带着他们出海学习安装网箱,晚上直接陪他们在市里吃了饭,安顿好他们才回家。
第四天一早,周承磊就和周父一起开摩托车去小船厂,将船开了回来。
两条船开回村里的码头时,村里的码头还有不少人在。
大家看见周承磊又买了两条新船都围了过去。
船虽然小,可是码头上最多就是这样的船了,而且是没有动力的。
“永福,阿磊又买船了?这次咋买这么小的船?”
“两条船加起来要四千块吗?你们咋不订一艘大点的船。这种船捕不了多少鱼。”
周父笑呵呵的道:“这两条船主要不是用来捕鱼的,是用来喂鱼的。阿磊不是用网箱养鱼吗?总是开捕鱼的船去喂鱼,太耽误拖网了,才想着买了两艘小一点船。”
许多村民一听心情复杂了。
专门买来养鱼的船都比自己家的船好,至少是有动力的,不用靠人力去划船。
有人一听有点懊悔:“早知道你们买船喂鱼,我将我家的船卖给你们,我正打算将我家的船卖了,换艘大的。你要是帮我买,七百块我就卖给你!喂鱼哪里需要用新船啊?今年船贵了很多,你这船也要两千一艘吧?”
周父笑道:“不用两千,我不知道你打算换船,我们让造船厂的人留意很久了,也没有人卖船,这不网箱过阵子就要做好了?等不及了,才买新的。”
说是这么说,周父心想,他那艘船是生产队以前快要报废的旧船,修修补补都用了两三年了,还要七百块!
他又不是傻的!
以为新上了漆就是新船啊?
那人继续问:“你们不是还养了青口吗?两艘小船不够吧?要不要我这艘?七百块就行了!阿磊一天就能赚到了!”
周父笑道:“不用了,两艘我都嫌多了,阿磊不听我的话而已。”
这时,周母,江夏和田采花推着两串大鞭炮和一些祭品过来了。
李秀娴也跟着来了。
“我先去放鞭炮。”周父丢下这句,就赶紧上岸去将鞭炮抱到船上。
田采花兴奋的打量两艘船:“阿磊,这两艘船多少钱啊?要不要一千五一艘?”
“差不多。”
李秀娴看着两艘崭新的,买来喂鱼的船,心情复杂。
买来喂鱼的船都赶上她家那艘船的钱了。
喜欢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