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1 / 2)

参加县试,也让他们对府试有了些自信。

至少知道了流程,更知道每场都要考什么。

除了每日必做的五经之一外,四书更是重点。

四书夫子将生僻字,难解的字词,以及有异义的词句再次拿出来反复背诵。

也有人说,这些学生学了那么久,为什么还有疏漏?

其实看平时上学就知道了。

看似也就那一本语文书,一学期反复背诵,能考满分的又有几个。

四书夫子不仅在讲这些生僻的内容,每讲一处,再加上其他大家对此的理解,更有各家名章点评。

不仅要全部掌握,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大学,讲格物致知,讲诚意正心,讲修身齐家,还讲治国平天下。

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展开长篇大论。

道理都懂,如何表述呢,又要如何做呢。

论语,孔子语录,孔圣人已经离世太久了。

他的话也被解释出很多含义。

孔子的想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就像纪元之前文章里写的,想要了解他,了解圣人,不如去读他的书,念他的话吧。

有的在捧他,有的在贬他。

但或捧或贬,只有读了才能懂里面的含义。

一个人到底要怎么做,到底要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这本书都有解答。

孔子走后,孟子来了。

他们相隔了上百年,终于有人继承孔子的想法,把这门学说延续下来,给了这门学说不同的生命力。

他们都在讲仁,但又是不同的仁。

孟子在说仁义礼智,再说知性知天命,又讲身心之学。

读懂里面的浩然之气,更能行于天地间。

最后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最后是中庸。

中庸只用两个字便能概括。

难懂。

有人说中庸不过是和事佬,是和稀泥。

但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如此简单吗。

若真的是这样,那这本经典也不必流传千年了。

宋人把这篇从礼记里抽出来,直接作为了儒家哲学的基础,这本哲学书籍,甚至是奠定儒学的心法。

万物中和,万物不偏不倚。

要如何做?

要怎么做。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夫子洋洋洒洒,再次串联起四书,学生们不仅是在听,更像沉浸在经典当中。

正荣县县学夫子,从不是让他们单单背诵,单单理解,更要明白其中的意思,要成为这样的人,努力成为一个圣人。

从白天到深夜,冲刺班灯火通明。

路过的人都能看到,里面十二个考生全力以赴,只为备战府试。

四书深度复习,五经分为不同的小组,由不同的博士来讲。

讲到春秋,提它的微言大义,提春秋的是非观,善者褒,恶者贬,尊贤者,贱不肖者。

作为鲁国的史书,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当时的文化。

更别说此书用词优美,若能精通,文章根本不在话下。

再读礼记,中华向来称礼仪之邦。

礼记更包含了儒学的价值观,四书里有两篇都是从礼记中抽出,从而形成对当今社会的礼仪跟规范。

在千年前构建了在当时看来,一个相对和谐的制度跟规范。

礼的核心也是人,是生命,是尊重。

礼之用,和为贵。

若能参透这些意思,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格外丰富。

最新小说: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 重生之贵女难求(贵女原著小说) 飞跃漫画,且看我如何当恶女 穿越考科举 叶罗丽之花神法典 制作游戏,震撼星际 替身病美人翻身成攻 影帝重生变糊咖,男神把他拐回家 皇室秘闻防风少年WINDBREAKER 万人嫌养子被迫联姻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