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酒楼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月,生意慢慢稳定了下来,当然也有天气的原因。进入五月,太阳越发的晒了,吃火锅的人确实是有所减少。当然一批也有火锅爱好者就爱一边流汗一边热泪盈眶。
赵云兰最近都没去店里,每日在家看看书练练字,偶尔兴致来了给明仁父子俩做些好吃的来鼓励二人的学业。
这日赵云兰正在院子里乘凉,崔嬷嬷就拿来一封信,是李家村那边托大壮二人送货过来时顺带捎带来的。
信是邓勇写的,信里汇报着山地的情况,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山地的果子结的不错,番椒那一片儿长势喜人,加上今年又扩大了种植范围,想必到时候定能收获满满。
还有一个事就是邓勇自家的新房已经开始动土了,村里有空的汉子都争抢着来帮忙,邓勇一家都很开心,让赵云兰倒时一定回去喝一杯暖房酒。
赵云兰把信交给了崔嬷嬷收起来,心里也为邓勇高兴着,大家的日子都有盼头。
于此同时,在府城的王氏也收到了李家村的来信。是村长家写来的,说的是玉晴定亲了,定的是镇上的石家的小儿子,石保华。
石保华也是个读书人,今年还下场过了县试,只可惜府试没过。不过石保华这人并没有气馁,心也宽泛,这次没过下次总能过嘛,实在过不了就在家种地也能过日子。反正家里地多,经济也宽裕。
二人相看是在在石保华考完府试后,一开始李玉晴还有些不愿意去相看,倒不是还念着李明礼,只是觉得这么快就去相看显得之前的做的那些事儿就是个笑话。
也或者是还没做好定亲的准备吧,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难免有些慌张。因为李家和石家两边的父母都对这一次的结亲很认真,李玉晴心里有隐隐预感以后多半就是这人了。
所以有抵触情绪却还带着些好奇的心和石保华相看了第一次。没想到第一次石保华就给李玉晴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同于明礼的憨厚老实,石保华开朗有礼,虽是读书人,但没有端着一点读书人的架子,除了聊着自己在书院念书的一些事迹以此来证明自己在外并没有胡来,说到庄稼事也是侃侃而谈。
通过第一次的相看,李玉晴对这个人有了些奇怪的感觉,是没有对李明礼有过的感觉,虽然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至少自己知道和石保华聊天并不厌烦。
就这样,在双方父母的努力下,二人相约了两次,三次。石保华算是对李玉晴一见钟情,所以对于后面的安排都是欣然接受,而李玉晴在经过几次相处,那颗心算是被石保华抓住了。农忙后两家欢欢喜喜的定了亲,婚期定在了十月。
王氏看完信,心里的石头落下来了一大半,可转头想了想老三,不由得叹了叹气,唉~到现在也没有适合的姑娘。
六月到来,李明仁要到府城备考,秋闱就要到了。秋闱前,李明仁要参加一次科试,所以赵云兰和李明仁把睿文独自留在了县里,夫妻二人坐着马车就回了府城。
“爹娘他们都不等等我?”睿文心里的苦闷全表现在脸上,这已经是今天第六遍问崔嬷嬷了。
崔嬷嬷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安抚道:“孙少爷,等到中秋咱就能去府城了。到时候大少爷也中了举人,你可以去多玩几日。”
睿文看了看崔嬷嬷没有应声,默默的起身带着暑往去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