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楚兵 > 第417章 南北两大野战军

第417章 南北两大野战军(1 / 1)

('

“报,张家族兵与王家族兵合营,进入徐州南部,已占领孟家岗,下一步行动,请赵王指示。”

“报,北线野战军已拔营出征,将对宋国登封发动攻陷战。”

“报,江南粮草道路泥泞,预计按时到达不足六成……”

……

东口大营,赵王中军。

苍穹乌蒙蒙的,大地一片沉寂。

一匹匹战马踏起泥水,传令兵卒冲开雨幕,将一条条中原战场的情况汇聚于此处。

陈留郡,东口县,

这个小小的渡口,此刻已经成了中原大地的权力中心。

高坡上,青砖营房。

大孝子从前几日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渐渐得心应手。

只是这货有个坏习惯,碰到事情喜欢评价两句。

“江南粮草走水运,还能道路泥泞,骗鬼呢?”

只是此言一出,李信感觉似乎哪里不对,

赶紧悻悻的闭嘴,把楚册整理好,默默的在旁边站岗。

周云鄙夷看了一眼大孝子,良久后,才拿过江南粮草的楚册。

天下大局已变,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攻破张县之后,中原战场再无变数,楚军已经到了全面进攻的时候。

金水县角山大营,宋国黄公将军宁泽,在上官虎死去的第五天,

派遣两拨使者跟赵王磋商后,两万兵马,白旗出城,全军投降。

至此,东起徐州郡,南至陈留郡,北抵徒门渡,

这广阔的数千里内,再无任何成建制的敌军力量了,楚军后方全部肃清。

从圣武元年十月起,周云的主要精力,开始转到民生恢复上。

战争时期,有些事情,确实很难兼顾。

河南打了几年大仗,可谓是元气大伤。

不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但农桑废弛,民生凋零,楚人多饿死,

这已经成为了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

要想恢复民生,第一步就是找粮!

大楚赵王以军粮为由头,通过圣武皇帝的旨意,向江南地区收粮三十万石。

赵王的杀意早已放出去,河南战场都是骄兵悍将,

若是军粮吃坏了他们肚子,那赵王可管不住他们的刀。

至于三十万石的数量,只是说说而已,

自古官家摊派粮食,哪有能到齐的事?

营房里,周云打开最初的粮草诏令,

大孝子杵在旁边,小眼睛仔细看了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十五万石。

“父……赵王,您真阴……英明啊。”

“你嘀咕啥呢?”帅台后,周云正襟危坐,随意的说道。

他在处理案桌上海量的中原事务,民事军师都有,太多了。

如今战场特殊时期,赵王兵政大权一把抓,

甚至地方任命,周云也可以直接下派。

“前两天,军械分派一事,想明白没有?”

“切,”大孝子小眼睛全是嚣张,不屑的道,

“还不是为了平衡宗族兵马,给他一些军械,让他们占占官家的便宜,能好好打仗。”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云眼眸深邃,头也不回,

豪笔在楚册上挥舞,批改关于耕地的一些事物。

良久后,周云才开口。

“这是一套组合拳,本王在军中放出风,却压了军械半个月,最终也是少量配发。”

“其一是给宗族将领脸面,补充军械有他们的分,别寒了他们的军心。”

“其二是增加宗族兵马战力,半个月才拿到少量军械,他们为了交待跟颜面,大概率会全部下发。”

正当周云在跟大孝子讨论一些利用人性天性,处理好事物的方法之际。

一道洪亮的声音,从灰蒙蒙的营房外传来。

“报,北线野战军大都督孟百川告急,希望赵王能再给他增派精锐兵马。”

闻言,周云脸色一变,冷冷道。

“怎么回事,他不是刚刚开拔登封,怎么就告急了?”

传令兵是建安军老卒,他支支吾吾片刻,才开口道。

“先登将军跟霍怀安不是宋将铁盖的敌手,宋国精锐突了一次大军,现在士……士气不高。”

营房里,周云还来不及开口,李信就勃然大怒道。

“叫他在巨野大营等,他不听?北线野战军十万精兵,还要增兵?我们南线野战军怎么打?”

赵王帅帐,一时间场面有些尴尬,

传令兵跟周云都疑惑的看着,愤怒的大脑袋楚军执戟郎中周言。

兴许是意识到说错话了,李信后退,板板正正的站好,

他鸡贼的推推手,笑着示意赵王周云开口。

下一刻,大楚赵王转头,对着传令兵喝道。

“叫他在巨野大营等,他不听?北线野战军十万精兵……叫我们南线怎么打?”

周云咆哮之后,叹息一声,在营房中无奈踱步。

王台村战场,五万多楚军精锐恢复战力后,

听闻南线竟然击溃了徐州十万大军,这下全坐不住了。

在他们眼里,平定中原的大仗肯定没多少了,

东楚圣清皇帝主力军这块肥肉没了,宋国登封大营,他们说什么也要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加之孟百川一直就看不起保爷,这会对方名震天下,他哪里受的了。

于是乎,综合了阳城侯霍同、四郡宗族兵、东征主力军的想法后。

赵王周云大手一挥,楚国在河南成立两大野战军,

南线野战军以十三营、十四营、十五营、十七营为主力,

汇合东楚投降的上官弘等部、宗族兵马,合计十二万人,

武川镇名将李保担任大都督,负责攻伐东楚。

北线野战军主力是玄武军、十八营、十一营,

汇合楚军王台村精锐,洛阳六万援兵,

加之各地赶来的楚军兵卒,合计二十余万人。

玄武将军孟百川担任大都督,负责攻伐宋国。

这两支兵马的强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南线只有二万不到的北疆精锐。

北线战场能战的部队接近十万,还有大量的郡兵、宗族兵,可谓兵强马壮。

“相公,妾身估计,是孟将军压力太大了,毕竟大楚五成军力在他手里。”

不知何时,李娘子身覆朱红绣花山文甲,端着鸡汤跟吃食过来了。

她三分素雅,七分带俏,显得心情很好,

只是路过大孝子身边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青砖屋外,斜风带雨。

周云一边批改奏书,一边享受李娘子喂得的鸡汤。

某一刻,周云眼里闪过精光,抬头对着传令兵道。

“命十四营王武,前往巨野,入北线野战军序列。”

“另外,将本王的金令给刘庶,见此令如见本王!”

登封战场,周云闭着眼睛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刘庶的威望,不足以压服孟百川,这才让大军出现了漏洞。

宋国军师的兵家能力,不一定赢得了阿骨部军师刘庶。

如此大的优势,战场上还出现了失误,可见纰漏有多严重。

孟百川不算是良将,最少不是指挥大军的良将。

实践证明,他不能担当一方战场主将,今后,他统兵的机会已经没了。

其实登封输的难看,还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楚军变弱了。

中原大胜后,楚军攻伐天下已成大局,

兄弟们都在抢攻,谁还愿意拼命呢。

战场上,实力高低,可是容不得一点花哨。

强就是强,弱就是弱,

部分北疆精锐部队,也许昨天能碾压宋军,但今天怯弱了,可能就不是宋军的对手了。

这是一个势力,由小到大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只是看它弱化程度的快慢而已。

所以王朝初期的成就,很多时候,比的就是时间。

绝大部分的战争,都是在新统一势力,前二十年完成的。

---------------

高坡老树飘风雨,楚王营房燃火烛。

夜幕降临,天穹如墨。

周云拿起豪笔,在案头上书写,这是给圣武皇帝的信件。

“中原地区,税制问题很大,穷者纳税无余粮,达者仓屋硕鼠肥。

不纳税的官员很多,而纳税的地主,变着法逃税的更多。

最近几日,本王已经杀了不少乡绅。

更可怕的是,军中斥候绕过皇城司才发现,

大楚收纳粮食的监官,明码标价,公开收取贿赂。

粮食掺沙子、掺树枝,更有甚者加入泥土,逃税手段层出不穷。

中原的战事总体很顺利,本王有绝对的自信,灭宋灭东楚。

大哥准备粮草即可,兵马不要再派了,

孟百川暂时不统大军,刘庶的实力大哥知晓,北线大可放心。

巨野战场,有杨猛、霍怀安、王武,三员大将盯死大鹏铁盖,料想不会有大问题……”

……

……

喜欢楚兵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楚兵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 大晋霸主 冒姓琅琊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大乾第一纨绔 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嫡子无双 穿越红楼:绝色金钗哪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