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开课数月之后,名声越来越响亮。
学子们在书院中勤奋学习,成绩斐然,不少人在各种比试和竞赛中崭露头角。
这一消息传遍了大炎国的大街小巷,就连京城的达官贵人也听闻了陈轩书院的出色成果。
于是,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开始打起了主意。
先是吏部尚书刘大人派人前来,希望能让他那不学无术的侄子进入书院。
陈轩听闻此事,严词拒绝:“书院招生向来公正,只看才华和品德,令侄若真有真才实学,自可通过正常考核入院。”
皇后的娘家,国舅爷听闻陈轩书院的盛名,也打起了主意。
一日,国舅爷派了亲信带着厚礼来到陈轩府上,那亲信满脸堆笑,说道:“陈轩殿下,国舅爷对您的书院甚是赞赏,特地让小的送来这些礼物,还望能为他的外甥在书院谋得一个席位。”
陈轩看了看那一堆价值不菲的礼品,面色一沉,说道:“请将礼物带回去,书院乃是求学之地,非权贵攀附之所。”
亲信脸色微变,还欲再劝,陈轩却已让人将他连同礼物一并送出了府门。
此事很快在权贵之间传开,那些原本就对陈轩拒绝其他权贵塞人之举心怀不满的人,这下更是找到了由头。
在朝堂之上,一众权贵纷纷向陈轩发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