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啊,挣多少是多啊,够吃够用还行了呗,咋的非得像你二叔那样,住小洋楼开飞机啊!”“一本书三块六,咱俩都买了一本,从工资里扣完了,这就是七块二,四个孩子每人一本,总共二十八块八,减去十块钱稿费,咱家还净赔二十六大元!”
“你去和出版社联系联系,看看能不能出一本诗集,名字嘛我都想好了,就叫《鹤乡颂》,现在出书热嘛,也算是给广大读者创造一个了解咱们鹤城的窗口。”
说到底,咱也算是后现代山东人闯关东了!
每本书售价三块六,版税按照10%计算,老蔡光版税就拿了三万六千块!至于孙建平两口子,也收到了报社寄来的十块钱稿费,把两口子整得一愣一愣的。
老蔡眼珠一转,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艺术懂吗?
“好的领导,我马上去办!”
“爸你早点睡吧,明天晚上回来我去食品厂整点猪蹄子,咱们炖猪蹄子吃!”
他骑着自行车,想起刚才看过的那些所谓“诗”,忽然觉得一阵恶心,急忙支着车子停在路边,俯下身干呕两声!
“我看看……”
小臧抄到《咏马》诗时愣了一下,问他。
“别提了,老爷子最没正事!”孙建平想起二十岁出头的“后姥姥”,气就不打一处来!
第一页上的两首诗分别是孙建平的《咏马》和他媳妇的《咏牡丹》。
一群棒槌!“告诉全市机关和参公单位,每个人都要买一本,还有全校的中小学,以及大学,都要买一本,了解一下咱们鹤城的风土人情,很有必要嘛!”
“我写的那些,还有这两首,都别署名。”
我们这纯粹是钱买恶心!很快,十万册诗集在卖出一千多本之后就滞销了,老蔡勃然大怒,一个个的都不懂欣赏!
今天总算不遥哪遛跶了,正坐在办公室里,将这些天他和诸位“艺术家”们做的诗都挑出来,让小臧帮忙抄录订正,准备搞个大动作!“这是孙建平写的,这是他媳妇钱慧珺写的,领导,要署他们的名字吗?”
听闻领导要出书,出版社哪里敢说半个不字,马上点头哈腰,将手稿都收过来,专门指派两个资深编辑对这些文稿进行校对,不过这一校对又出现不少问题,小臧在誊写的时候虽说很用心,但难免有错别字出现。
俩编辑悄悄白了主编一眼,错别字就错别字,你还先拍一顿马屁,给人家辩解一番!文人风骨,不过如此!于是乎收录了老蔡一百多首诗的“著名”诗集《鹤乡颂》横空出世,首版刊印十万份!鹤城及周边大大小小的新华书店一起上架,放在店铺里最明显的位置上,供读者选购!
“那敢情好,你整俩前蹄,前蹄扒钱……都这么说么!”
“也就前两首能读一读,后边写得都是些神马破玩意!”
“是啊!”孙建平也瞅瞅天上,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家!
“你就比如说首《咏柳》,‘柳树依依垂绿绦,春风吹拂五妖娆。’这个‘五’是不是‘舞’?”
钱大小姐掰着手指头算了笔账,孙建平苦笑一声,“要说赚钱咱们都不行,还得看人家老蔡的!这回是名也出了,钱也赚了,合理合法,一举两得,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高,实在是高!”钱大小姐心服口服!怪不得人家能当领导呢!
这肠子玩得……
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