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官府为防止上面有人来查,于是分批将这些乖顺百姓迁到别处。监察使只好先从矿场着手,然而矿场苦力耗损严重,几乎每天都在死人,三十年前进去的人几乎都死干净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寻到一个知情者。
那知情者十七岁被抓进矿场,如今已经快五十,在一日日的磋磨中早已麻木绝望,就连听见监察司要替他们翻案都已无动于衷了。
好不容易撬开口,他却对当年的事情所知寥寥,但幸好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监察使顺着线索寻到了当时的村民,从村民口中得知,当时他们半路被堵,藏身于林子中,府兵围在林外,双方僵持不下,而一个车队就在此时从旁边的道路上经过。
他们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晰,是因为当时僵持两个多时辰只有一队车马路过,而这队人不知道为何突然在路边停下,之后下来个带着女娃的妇人,还有一名年轻文士。
当时三方相距极近。
监察使又从当年参与围堵的府兵那里得知,他们眼见妇人带着孩子往林子这边走,怕这行人发现情况跑出去乱说,遂准备主动过来表明身份,告知他们正在乔装抓捕通缉犯。
然而坏就坏在,当时官府为了尽量缩小影响,有一大半府兵都扮做普通百姓!
车队护卫瞧见一帮衣着普通的青壮年手持利刃,还以为是遭遇劫匪,立刻提刀冲上前护着主人返回车上。
车队人虽不多,但车马不少,跑动起来动静极大,藏在林子里的百姓发现似乎有人与府兵交手,立刻趁机冲了出来。
三方冲到一起,百姓与府兵加起来有两千余人,声势浩大,场面混乱至极,小小车队便如那飓风中的茅屋,瞬间被冲散。
听知情者的描述,几乎可以确定这队人就是悬宿先生一行。
他似乎是与妻女同乘一辆车,至于为何会在暴乱中失散,一时不得而知。
魏潜看完第一封信,递到崔凝和易君如面前,拆开了第二封。
这封信来自另外一名监察佐使,内容很比上面一封简单许多。
当初于县参与械斗的家族全部都被迁走,后来很长一段这里都荒着,直到十五年前,官府才着手陆续迁人过来。
现在于县百姓全部都是新居民。
这名监察佐使到了于县,先勘察了土壤情况,确定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恢复正常,只有于县北边最靠近湖泊的山体土壤还是红色。
监察佐使在山中探查的时候,发现有一座山体部分被人为掏空,他埋伏在附近守株待兔,果然抓到一个行迹鬼祟之人。
旁人都觉得红土不祥,恨不能离得远远的,此人却趁夜跑去偷土!
监察佐使便将人抓起来一顿拷问之后,此人招认,长安有人多次大量出高价买鬼土。
他还说,曾在一次交易时隐约听见有人称那名买鬼土之人“柳爷”。
长安的柳爷?
柳鹑?柳欢?还是……柳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