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元晞与弘延大师坐在一起谈论,不知不觉就忘了时间,两人一如忘年好友,相谈甚欢。
可是这般,气氛是融洽了,一开始坐在一起的原因却仿佛已经忘了,高鸣的事情更是被完全撇在了一边。
对此,赵升显得很淡定,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集团掌舵人,如果连这点儿心性都没有,显然也走不到如今这一步了。
只是高鸣就没有他那般淡定稳重,心性有些浮躁,看着元晞与弘延大师两人相谈甚欢,却是有些忐忑不安,但仍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以此来按捺心中的焦急。
也是,这几天都等过来了,还等不过这一会儿?
索性元晞和弘延大师还是没有忘记今天的本来目的。
“说来,我今天是为与大师探讨玉佛寻人,不知大师能否指点一二。”元晞道。
高鸣立马提起精神,目不转睛地看着不远处的两人。
终于来了!
弘延大师笑道:“虽老衲自诩在算卦一道上颇有成就,可比之元家传承来说,还是稍有逊色,又怎敢说指点,顶多是探讨罢了。”
弘延大师不是那等溜须拍马之人,他这样说,可见他是真的这样认为的。
元晞也知道,便也没有妄自菲薄,笑着颔首:“指点也罢,探讨也罢,今天免不了大师要算一卦!”
“那是自然。”弘延大师双目明亮,纯净如稚子,显然也是一副期待的模样。
元晞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拿出包好的玉佛,这些天她总是拿在手中把玩感受上面的气息,慢慢摸透了上面的气场。
玉有灵性,好玉大部分都凝聚得有气场,虽然没有开光,但也算得上是半个佑福法器,这也就是“玉养人”的说法来历。
这块玉气场稀薄,模模糊糊,寻起脉络来反而更加困难,这也是元晞一连摸索了几天的原因。
不过今天之前,她还有点把握不准,可昨晚她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弘延大师观元晞的神色,见她从容淡定,小小年纪却有大师风范,赞叹果然是元家出高人之余,问道:“元师傅可是有想法了?”
风水界,不论辈分,皆称师傅。
元晞点点头,也没否认:“是有眉目了,只是没有做过,不敢确保是否能够成功。”
弘延大师提议:“那不如这样,老衲与元师傅以各自的办法推断这玉佛主人所在之处,然后共同揭晓答案,如何?”
“当然可以。”元晞微笑道。
这下,算是彻底变成探讨,或者说是交流了。
弘延大师仍然是上次给赵升算卦时的铜钱,他摇卦的时候,元晞刻意侧过身去,没去看卦象。
片刻之后。
“好了。”弘延大师道。
元晞转过身,拿起桌上的玉佛。
她双眸凝神,玉佛气场顿时在她眼中缓缓舒展开自己的脉络,因为熟悉过一段时间,她胸有成竹,梳理起来自然是更加的容易,轻车熟路的,顺畅寻到了气脉点。
在旁人眼中,元晞只是一动不动地盘腿在蒲团上,手上拿着玉佛,她也是专注看着,却没有任何的迹象。
弘延大师却没有就此小觑,他知道,元晞没有说大话。
尽管他面上不显,可心里还是震惊。
没有想到,这一代的元家家主,这么小的年纪,竟然就已经摸到了望气术的门槛,而且还不是略懂皮毛……弘延大师研究风水之术多年,只是在算卦一道上颇为精通,望气术什么的,也怎么了解了,可到底是浸淫多年的大师,又怎会对气场没有丁点感应?
赵升与高鸣也屏气凝神,紧紧盯着元晞手中的玉佛,预感似乎有事要发生。
弘延大师以及赵升高鸣,都觉得自己似乎眼前一花。
本来只是一块玉石雕琢而成的弥勒佛,可为何,他们居然看到了在玉佛上空漂浮出来的虚影,由丝丝缕缕的烟雾凝聚而成,虽然虚无缥缈,可他们却看得真切,正是弥勒佛的模样!
这弥勒佛,栩栩如生,慈眉善目,若是信徒看见,定然会以为是佛祖显灵!
饶是弘延大师这样的高僧大师,对这奇象异景的出现也略知一二,可仍然忍不住作了一揖,转动佛珠,宣了一声佛号。
元晞眸光一动,那只是盘腿而坐笑口大开的弥勒佛,突然抬起手,手指一点,便是指向了某个方向!
下一瞬,这虚无缥缈的弥勒佛便耗尽了精力,骤然消散。
刚刚的一切,如同只是一场幻觉。
放下玉佛,元晞满头大汗,她本来只是盘腿坐着,压根儿没有动弹的,可这会儿却如同长途跋涉了一般,差点儿虚脱。
“元师傅可还好?”弘延大师隔着桌子问了一句,关怀地看着元晞。
元晞摇摇头:“只是耗费心力过度而已,劳烦大师挂怀。”
她事前也没有想到,刺穴凝气的望气术手段,竟然这般耗神。
她揉了揉太阳穴,又坐了一会儿,才稍稍觉得好了一些。
弘延大师点点头,看到元晞苍白的脸色稍稍回暖,便道:“答案也不用说了,比起元师傅来说,老衲还是逊了一筹,果然是元家家主,老衲自愧弗如。”
元晞对于结果已是了然于胸,颔首笑道:“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相信大师的结果,也与我的结果相差无二,哪里是差了。”
弘延大师笑着摇摇头:“逊了一筹便是逊了,元师傅手段过人,不仅年纪轻轻便踏入望气术门径,更是达到精通的境界,能够梳理脉络气机,找出这玉佛气场的穴眼,以气刺穴,激发其中残留的目标气息。部分残留气机与其主也是一脉相连,自然找寻到了对方的准确位置。而老衲这样的以卦象推算出大概位置,只是一个模糊的范围,比之元师傅的手段,自然是相差甚远了。”
赵升与高鸣这两个旁观者,并不清楚其中门道,刚刚那一刹那的异象,两人震撼不已,到现在都没说出话,直到听了弘延大师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