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船终於靠岸了。
上岸後,金门的码头上出现了一位当地的导游小姐,穿戴也很随意,身高不到一米六,长相也很一般,不算漂亮,可脸蛋还算白皙。
她举着小旗大声地喊道:厦门来的游客跟我来!」
我们这个队,连跟团的一男导游,一共有十六人。
大家跟着地导小姐进到一个小学校,据说是本岛归国华侨赞助的学校。
导游叫我们坐下,那正是小学生们上课的教室,我们都是大人,可是坐在孩子们的座位上,那椅子显得小了点。
可是我们还是按导游的指引坐下,认真地听导游讲:
金门原来是一个小岛,岛上多是渔民。
但没有出海时,就是捕鱼淡季,渔民们就会在岛上种植。
岛上风大,土壤贫瘠,也b较缺水,不利於种植水稻,只能种耐旱的高粱,所以,勤劳的人就开荒种了很多。
高粱能当粮食,但人们发现它也可以用来酿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後来连当时住岛的也都会酿酒,用高粱酿出的酒居然很好,厦门一带的人都知道,金门岛上的高梁酒。
高度的白酒慢慢地成了「金门高粱」,名冠大陆和世界。
导游还介绍说,因为海岛还是b较穷,所以岛上的三分之一人口,出国谋生的较多。
但是,很多人不忘祖宗,只要挣了钱,都会回来盖房。
因为海风大,还年年会遇到台风,所以金门的房子大多只有一层高。
可是都按传统闽南的四合院格式,青砖红瓦,盖得很别致,多数房子不乏雕梁画柱,做工JiNg细,很有南方古民居建筑风格。
出了教室,我发现,除了漂亮的民居院落,在另一边还有很大范围的围墙,墙内房子盖得和民居差不多。可是围墙离地一米左右,平行而整齐地画着一条黑黑的边线,那二十公分宽的线条,居然绕着围墙一圈。
为什麽这大房子要画黑线?
导游介绍说,活人住的房子都和其他地方一样。
而人们都将去世人的牌位,放到这黑线的大房子里,实际上就是大陆人说的「祠堂」。每年到规定的日子,都会举办祭祖活动,同族的人,不管大人小孩和妇nV都会到这祠堂祭拜祖先,也少不了,要点香烧纸,放鞭Pa0。召开一些仪式和活动。
离小学校不远,我看到有座房子的墙上,贴着广告画,居然是伟大领袖的木刻画,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时常常见到的,可是画的下边却写着「金门高粱大家都Ai喝」,怪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导游带我们去参观一个水下石洞。
导游回顾说,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大陆解放军Pa0兵,突然从大陆的厦门沿海海岸打Pa0过来。
直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大陆和美国建交的当天,通过《告台湾同胞书》正式宣布停止Pa0击。
现在看到的这个石洞,就是当年台军的水下掩T。
我们进了这石洞一看,非常大,高度有七八米,足有两层楼高,宽度也有七八米,洞底是一条通往海边的水道,能行小型的舰艇,沿着洞边是一条一米多宽的岸路,就是人可以徒步行走的通道。
原来是,海上打战时,台军的小型军舰可以从海岸边的海水里躲进洞里,然後还可以从洞里直通岛内,靠岸上山。
当然也可以神出鬼没地从岛内陆地进入水洞,突然出现在海上,方便进军和撤退。太好了!
冬梅说,这有什麽好看啊?光溜溜的石洞,如果没有开灯都是黑乎乎的,我的手机都拍不到风景。
我说,一看到这情景,我就联想很多,还有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