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大明应该建立一套根本法,用来约束藩属国。”
朱元璋疑惑道“什么是根本法?和现在的大明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众人也都好奇的看向他。
只有朱雄英一副了然的模样,显然他早就知道了。
陈景恪就将前世‘宪法’的概念,给他们讲了一下,然后说道
“大明律太过繁琐,且是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封国,都采用大明律,这是不现实的。”
“根本法就是将大明律的主干提取出来,制定一部能适用大部分情况的基本法。”
有些藩属国国主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是国情不同。
总之,一旦大分封开始,每个诸侯国都会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法律。
“这部根本法要在所有藩属国一体通行。”
“藩属国在制定本国律法的时候,不得与根本法相冲突,否则视为无效或者干脆视为谋逆。”
朱元璋已经彻底将方才的事情放下,听到这里,不禁说道
“好,这个根本法的提议很好,就是要让这些人明白,谁才是天下之主。”
“咱能让他们当诸侯,也能收回。”
朱雄英接过话茬,提高声音说道
“很多勋贵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国主,他们去了封国必然会耽于享乐,视国民如奴隶。”
“有了根本法,就可以确保他们不会做的太过分。”
“为了确保根本法的执行情况,大明要在各藩属国建立天使馆。”
“由大明朝廷派遣使者常驻天使馆……”
“使者不干涉藩属国内政,旨在监督根本法的执行情况,以及方便和大明进行沟通。”
“同样,大明也要建立一个使馆区,各藩属国派遣使者常驻其间。”
“以便于大明及时沟通各藩属国。”
关于使馆制度,这是很久以前陈景恪就和他提过的建议。
那时他刚刚掌管鸿胪寺,制定了外交规则,其中就有使馆制度。
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这个想法就被搁置了。
现在要进行大分封了,正好拿出来使用。
“总之,大明要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对藩属国进行控制。”
听完自家大孙子的话,老朱高兴的合不拢嘴,连很久都不用的乖孙都拿出来了
“好好好,乖孙说的好啊。”
“他们的一切都是大明给的,就要全方位的控制他们。”
朱标也默默点头,政治方面有礼法,经济方面有宝钞,外交和军事方面有宗藩规则。
从四大块对藩属国进行控制,确实非常完善了。
陈景恪补充说道“现在诸侯国数量较少,大明管理起来较为方便。”
“以后数量变多,管理就会非常不方便。”
“而且诸侯国内部难免也会有矛盾,如果全部都有大明来帮忙调解,必然会有人不满意。”
“长此以往,怕他们会对大明生出怨愤之心。”
“甚至会引起其他国家对大明的不满。”
“我以为,可以定期召开诸侯国大会,各诸侯国派代表齐聚一堂,协商各种问题。”
“有矛盾的,也可以在会议上提出,并由各国集体做出决议。”
“这样事情解决了,他们就算不满也怪不了大明。”
朱元璋眉头一皱,说道“如此一来,他们岂不是可以通过会议摆脱大明的控制。”
朱雄英忍不住说道“那么多藩属国,怎么可能一条心。”
朱元璋依然不乐意的道“以防万一,景恪不是经常说吗,在设计制度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避免留下漏洞。”
陈景恪笑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大明作为宗主国,拥有一项特权。”
“一票否决权。”
朱元璋不解的道“一票否决权?何意?”
陈景恪说道“就是字面意思,会议上做出的任何决议,大明都可以一票否决。”
朱标眼睛一亮,忍不住说道“这个一票否决权,妙啊。”
“如此,就可以确保没有人能利用大会,做出损害大明利益的决策。”
朱元璋眉头皱起说道“你先等等,大明若想推动某些决议呢?”
陈景恪说道“走正常程序,在大会上提出决议,所有诸侯国投票表决。”
“超过一定数量的人同意,决议才能通过。”
朱元璋不悦的道“为何要如此麻烦?如果他们不同意,咱说的话还不管用了是吧?”
陈景恪耐心的解释道“陛下,这么做有三个原因。”
“其一是安诸侯的心。”
“让他们知道,大明不会利用宗主国的身份,随意损害他们的利益。”
“其二,就是防止大明不了解诸侯国情况,制定出有损诸侯国利益的决定。”
“我知道您肯定不喜欢听这话,但诸侯国也是人。”
“如果大明不考虑他们的感受,早晚有一天会众叛亲离。”
朱元璋嘴巴张了张,终究没有说出反对的话。
陈景恪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些年老朱也大有长进啊,知道如何取舍了。
换成以前,他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第三,就是方便大明甩锅。”
“方才已经说过,什么决议都让大明来做,锅也是大明来背的。”
“现在大明只有否决权,决定权是全体诸侯国共同拥有的。”
“就算某些诸侯国利益受损,那也怪不得大明。”
“他们总不能怨恨大明,为何不动用一票否决权来保护他们吧?”
马娘娘笑道“哈哈……谁要是真这么不识大体,被灭了也是应该。”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诸侯国大会采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一项决议能不能通过,看的是投票。
大明不可能为了少数人,去得罪多数人。
至少不能轻易动用一票否决权去保护少数。
所以,不论最终决议是什么,大明都是不粘锅。
陈景恪继续说道“至于陛下担心的,大明提的决议被否决了怎么办。”
“我只能说,作为宗主国,提出的决议无法通过。”
“要么就是这项决议太不靠谱,不靠谱到诸侯国宁愿得罪大明,也不愿意同意。”
“要么是大明日落西山,已经无法维持宗主国的体面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大明有强行通过决议的权力,又有何用?”
朱元璋也不禁颔首,确实是这个理。
宗主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提出的决议只要不是特别扯淡,都能通过。
他的担忧,其实完全没必要。
保留一票否决权,诸侯国安心了,大明也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是目前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了。
——
朱元璋他们在宫里开会,宫外一众勋贵代表也齐聚一堂,对某些事情进行协商。
只是现场的氛围有些剑拔弩张,不像是好好开会的样子。
江夏侯周德兴怒视汤和,道“信国公,方才你是何意?”
“就你忠于陛下是吗?我们都是乱臣贼子?”
inf。in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