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色未央。
距离兖州城不过数里的官兵营地中,被诸多亲卫簇拥着的大明天子朱由校,默不作声的立于日月龙旗之下。
而在其左右,严阵以待的亲卫们也不似之前那般淡然轻松,吞咽口水的声音不时响起。
约莫两炷香的时间过去,训练有素的官兵们早已和状若疯癫的叛军士卒们开始了生死搏杀。
仗着身上精良的甲胄以及令行禁止的军纪,官兵们用手中的藤牌组成了一道犹如铜墙铁壁的防线,毫无争议的碾压着叛军。
但与之前那些一触即溃的流民所不同,尽管伤亡异常惨重,这些精神亢奋的叛军们依然前仆后继,好似全然不在乎生死。
更令众人惊愕不已的是,此时场中突然涌现了数千名叛军"精锐",不仅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身上更是赫然套着一层铠甲,极大程度的阻止了官兵的推进。
在这些叛军精锐的影响下,其余的叛军士卒们更是癫狂,一边倒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反转的趋势。
"陛下,"山东总兵杨肇基此时已然纵马回到了中军,满脸惊怒的拱手道:"叛军身上所穿的甲胄,尽皆为我大明军中制式。"
如今的大明虽是军备废弛,积弊重重,但仍将甲胄火器等物看的极严,轻易不会流入民间。
远处叛军的贼首徐鸿儒不过是神棍出身,纵然善于蛊惑人心,但绝没有能力自大明军中"窃取"如此之多的甲胄。
这徐鸿儒的背后,定然另有"神仙"。
"朕瞧见了,"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校的神情愈发肃穆。
饶是他早就预料到,山东乱局愈演愈烈的背后定然存在着某些"推手",但也没有料到居然有人将手伸到了军中,并且筹措了数千具甲胄。
如若这徐鸿儒早一点露出"底牌",并且不计伤亡,怕是早就能拿下兖州府城或者济宁了。
"陛下,是否要让炮营集结?"停顿少许,杨肇基又紧接着说道:"叛军虽然同样拥有千余名骑卫,但装备简陋,不足为虑。"
"只要儿郎们坚持片刻,待到炮营集结,余下叛军不过土鸡瓦狗,不足为虑。"
早知这徐鸿儒手中还藏着这样的"底牌",他刚刚就该规劝天子,命炮营持续打击。
"建斗,你的意思呢?"尽管呼吸愈发急促,但初临战场的朱由校却没有贸然答应,而是在杨肇基等将校诧异的眼神中,将目光投向了前些时日刚刚得中"状元"的卢象升。
"陛下?"近乎于下意识的,杨肇基便急不可耐的出声,目光中满是不安和怀疑。
他此前虽然也曾听说,眼前的卢象升乃是"文武双全",不仅文采斐然,被天子钦点为状元,还在"武科"中大放异彩。
但眼下是什么时候,岂容一个初出茅庐的"书生"在此大放厥词?
本是全神贯注战场局势的卢象升也没有料到天子竟然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征询自己的意见,白皙的脸颊上不由得露出了些许意外。
但很快,卢象升便稳住心神,毫不犹豫的拱手回答道:"回陛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叛军伤亡惨重,早已是强弩之末,随时有可能崩溃。"
"若是我大军鸣金收兵,不仅会让叛军得以苟延残喘,还会导致军心涣散.."
此话一出,龙旗下的空气仿佛凝固一般,就连刚刚急不可耐的杨肇基也面露复杂神色。
他本以为这初临战场的"书生"会因为场中惨烈的厮杀而心生退意,继而劝谏天子鸣金收兵。
毕竟在天子的安危面前,任何"风险"和"伤亡"都不足为虑。
"擂响战鼓,先命骑卫于两侧袭扰。"
"炮营准备。"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朱由校斩钉截铁的声音悠悠响起,清瘦的脸颊上涌现了往日难得一见的狠辣。
他本怜悯对面的叛军皆是些走投无路的"流民百姓",不忍徒增伤亡,这才提早将炮营撤回。
但现在来看,远处那些叛军分明是已是被彻底洗脑,早已没有了半点判断力的"行尸走肉",不值得拯救。
"遵旨!"
层层传递之下,不过喘气的功夫,官兵阵中的鼓点声便猛然变换节奏,本是躲在藤牌兵身后厮杀的"长枪手们"也瞬间变幻阵型。
因为官兵的躬身骤然停滞,战场中本就有些僵持的局面也随之变得有些颠倒起来。
一时间,兖州城外的平原上尽是叛军歇斯底里的喊杀声以及官兵沉闷的脚步声。
胜利的天平,好似重新倾斜。
...
...
"教主,教主,官兵似乎是退军了。"
数里外的叛军营地中,胸口不断起伏的"丞相"陈灿宇像是发现什么似的,突然大声叫喊着,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狂喜。
己方涌在前列的儿郎们已是许久没有出现伤亡了,反倒是犹如铜墙铁壁拦在阵前的"藤牌兵"们正在不断后撤。
不知什么时候,他身上那身崭新的"官袍"已是丢到了地上,转而露出了寻常百姓的服饰,就连被其引以为傲,终日挂在腰间炫耀的"官印"也不见了踪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和宇,怎么回事?!"
闻言,徐鸿儒的身躯一震,转而不可思议的望向场中,但其见识终究有限,始终未能发现端倪所在,只能向自己的族弟求助。
"哈哈哈哈哈,小皇帝怕了!"
"兄长果然是天命在身!"
仔细观瞧片刻,徐和宇魁梧的身躯也是一滞,旋即便剧烈的颤抖起来,神情狂喜。
赌对了!
朱明小皇帝果然是贪生怕死之辈,眼见得场中局势僵持不下,便准备鸣金收兵了。
不过依着官兵的举动来看,对面军中坐镇的将领也是果断之辈,强令场中的藤甲兵"垫后",以免骤然鸣金收兵,导致人心惶惶,防线崩溃,继而落得大败而归的下场。
"快快快,大军全顶上去!"
"一定不能让官兵轻易后撤!"
不待身旁的徐鸿儒下令,欣喜若狂的徐和宇便迫不及待的嘶吼道,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官兵溃败已成定局,眼下正是不断扩大战果的机会,自己焉能错过。
"儿郎们,随我上!"
马匪出身的"宋金刚"显然也察觉到了战场中的变化,准备亲自领兵上阵冲杀。
等待许久,他麾下的"骑卫"终是能够大放异彩了!
随着徐和宇和宋金刚两位"军将"先后走下高台,并亲自上场督战,徐鸿儒等云里雾里的白莲教骨干和一众宾客们也反应了过来,满脸热切的盯着数里外的官兵们。
看样子,他们这是反败为胜了。
但在兴高采烈的讨论声中,却是没有人注意到远处本是"节节败退"的官兵们突然停下了后撤的步伐,军阵中还传来了若有若无的口号声。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