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有天下,与他非常积极的粮食生产政策有关系。在什么地方,都注重粮食。这一点是张士诚,与陈友谅是没有办法比的。陈友谅穷兵黩武,对百姓死活并不在意。而张士诚不修田政,良田美地都为张士诚亲戚所有。权贵得多了,朝廷手中就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九十八章 水轮机 (第2/2页)
所以说,朱元璋是这三个政权之中根基最深,最有韧劲,即便一时间不能取胜。只要僵持下去,胜利的一定是朱元璋。
在屯田这一件事情上,朱元璋并不是外行。
这高丽田庄,才开垦几个月。都是生的,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想要丰收,恐怕要等一两年。农业的节奏就是这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并不是说,就看不出什么东西了。
朱元璋首先看的是高丽田庄之中的待遇。每人每天多少口粮。然后再看工具。所有农具都是钢打造的。朱元璋看上面的刃口,稍稍打磨一下,就能当兵器来用。
朱元璋试着用了用这样的农具。比之前各种农具都好用太多了。
特别是他小时候,很多农具用的都是木头的。两者之间,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再然后看土地。
不得不说,东北的土地是很是给力的。非常肥沃。甚至朱元璋给出一个何夕都没有注意过的事实,朱元璋说道:“这里其实都是熟地。只是时间没有种,所以荒了开垦出来也很容易。估计明年熬一年,后年就差不多了。”
“熟地?”何夕细细看看下面的土地,他看不出来什么。
他到底没有亲自种过地,却不知道良田与生地,就在于土地上面几十公分厚的土层。经常种地的土地,土层已经适应了农作物的生长。或者说里面的微生物环境改变了。这才能长粮食丰收。
有经验的人,一眼就看出来,没有经验的人。自然什么都看不出来。
何夕对于是熟的,有些吃惊,但是细细想来,也觉得正常。
毕竟辽东虽然是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并不代表,辽东就没有繁华过,不说别的。就是元代辽东就有不少户口,说明当年辽东土地开垦数量,远远在现在之上。
这里又是靠近辽河,方便浇水的好地。曾经被开垦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看完这些东西之后。
朱元璋说道:“庄稼,一在水,一在土。其他都是次要的。土看过了。那就却看水吧。”
何夕说道:“正好,我这里也有一个东西,请陛下掌眼。”
------
很快就来到了河边。
朱元璋也很快看到了,何夕的杰作。
沿着辽河十几米的地方,并排有几十个奇怪的建筑物。他远远看见,外面是石头,里面是铁。到底是什么,却要靠近了才能看清楚。来到近前一看,却是一个高台,下面有狭长的河道。似乎能从辽河之中引水,所有水都到下面的深坑之中。而这深坑之中,有一个粗大的铁管。铁管之中,一根中轴,中轴上面有一圈奇怪的叶片。
视线影响。朱元璋看不真切。
只是上面的高台延伸一道水渠,让朱元璋猜到这是什么了。说道:“这是引水的?”
何夕说道:“正是。”随即让人将开关打开。下面水渠水闸也打开了。一股水流从辽河中引了出来,因为高度差冲击下面的铁管。水流冲击在粗大铁管附近,又回旋出来。
只听水声下面,似乎又有什么别的声音。
而随着水流冲击。上面高台上可以看清楚,铁管中间的中轴动了。过了一会儿,能够清晰地听到水管之中的水声了。朱元璋大为吃惊,靠在上面细细听了一会儿。说道:“上来了。”
忽然一股河水冲出铁管,流在河渠之中。沿着河渠流进攻过开垦的土地之中。
如果从这里位置拔高的话,就能看见,沿着辽河,大概有一里,就有一个这个机器。现在还没有大规模铺开,总共大概只有几十座而已。但是即便仅仅这几十座,也能灌溉周围数以万计的良田了。
更不要说,这东西,纯用水力。不同蒸汽动力,也不用电力。在这个时代最适合不过了。
虽然在提水高度上也是有限制的。但在何夕看来,要比虹吸设备好多了。虽然说,这个设备,也有一些技术难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轴承。而今轴承的生产,还不能标准化。需要大师傅掌总才行。
但也暂时够用了。
提水也有上限。不适合一些特殊地形。但是对大部分临河的土地。都是能用的。而且方便快捷效率高。
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钢铁大规模生产。价格已经降下来的前提,否则,何夕只能去想木头的水车了。
朱元璋从这个上面看到了很多。他看到了全天下所有的河渠上都装满了这个。到时候,粮食能够增产,一般的旱情,百姓也能自己应对了。
朱元璋问道:“这个叫什么?”
何夕说道:“这个叫水轮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