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五章妙策 (第1/2页)
第九十五章妙策
何夕不愿意得罪冯胜。
什么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整个高丽战事之中,冯胜安静的好像不存在一样。似乎,高丽日本战场,不关冯胜的事情。
这种情况,对也不对。
说对,那就是冯胜没有多高丽战场进行过多干涉的时候,的确是这样的。说不对,那就是冯胜想做些什么也是很容易的。毕竟,冯胜这个国公可不是白给的。冯胜与其兄长,在大明军队之中根基深厚。
这样说吧,冯胜的兄长,冯国用带队投奔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任冯国用统领亲军。没错,朱元璋嫡系亲军,是冯国用一手创建的。那影响力就不用说了。固然比不上徐达。但也不是蓝玉,与傅友德可比的。
而且扯后腿,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甚至不需要冯胜出面,他派人传几个口信就行了。
当然了,冯胜这样做,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当今陛下是谁?朱元璋。那可是眼睛里面不容沙子的人。冯胜这些举动,是决计不可能瞒得过朱元璋的。冯胜今后一定会付出代价的。但是冯胜觉得他付的起这个代价。
如果不谋取北伐的战功,他冯胜做这个大将军,还有什么趣味?寻常镇守之功,对冯胜来说有与没有,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闹到那个时候,冯胜固然不好过。但何夕就好过。即便有朱元璋护着,何夕也会被相当一部勋贵敌视。而且何夕也知道,眼馋灭元之功的,决计不是冯胜一个人。这后面有很多人。
何夕不是挡了一个人的路,而是很多人的路。
在政治上,不就是将自己的朋友做到的多多,将敌人做少。在何夕看来,冯胜还不至于是敌人。总不好将关系搞成死敌。
何夕连忙起身,说道:“国公,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容我慢慢说来。”
冯胜不客气的,端起茶碗,说道:“说吧。”
一瞬间,何夕忽然明白了冯胜这一次过来的用意,之前的都是假的。这才是真的。无非是倚老卖老,让何夕选择,要么与姓冯闹掰,好好较量一场。要么,就给我说出一个道道,并在北伐上,给出一个明确的表态。自然要有一些让步的表态了。
何夕心中暗道:“真是软硬兼施。”
何夕也不得不承认,他必须吃这一套。
倒不是何夕怕了冯胜。而是小不忍者乱大谋,他心中有庞大的计划。冯胜以及冯胜背后的实力,是何夕需要争取的。自然不能不有所表示。
何夕说道:“国公,朝廷一直以来的方针,就是封藩域外,这个域外,既是海外,也是塞外。我的意思,也是很明确的。而今元廷,骑兵不过十万,已经不是塞外霸主。西有瓦刺,东有鞑靼,至于兀良哈等,群雄并起,元廷不过名义上的宗主而已。”
“正因为如此,才要当机立断。”冯胜说道:“灭了元廷,剩下的分而治之。不为中原之患。”
何夕说道:“只是一时不为中原之患。将来?不管再怎么分而治治,草原上终究会出现一个雄主的。所以,封藩塞外,必须有大批百姓随行安置。在塞外建立国家。所以我想要的,不是数万骑兵,千里奔袭,而是百万之众,扎根草原之上。”
“元廷根本不足为患。”
冯胜点点头,说道;“想法不错。如此一来,等老夫死了。这一战还没有开打吧?罢了。我回去了。你好自为之。”
何夕自然感觉到冯胜话里的语气,连忙拉住了冯胜,说道:“国公听我说。这是一个大战略,岂是我这个小辈能够主持的。自然是国公主持大局。只是,而今日本战火未熄,北边不可轻开战端。”
何夕说到这里,冯胜忽然“哼”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第九十五章妙策 (第2/2页)
何夕立即改口说道:“但,正如国公所说,大动干戈自然是不可以的。小规模军事行动,却是可以的。以小侄的想法,可以派偏师数万,沿着松花江步步北上。浅攻进筑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