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两个竞争次辅的对手里,一个还在路上,另一个被锁进贡院,自己这个月岂不就成了事实上的次辅?
先形成事实习惯,再“正名分”就更容易了。
于是李春说“张新建年高德邵,适合当考生榜样”,张位说“李富顺学富五车,科名优异,适合为考生表率”。
其实首辅赵志皋也不知道该优先打压谁,张位作风态度强势,还接受了部分申时行遗产,而李春则有清流党人支持。
最后赵志皋拍案道:“你们两人抽签!”
结果是李春抽着了当去主考官,奏报皇帝后,次日李春就骂骂咧咧的被送进了贡院并且锁起来。
毕竟考试二月初九就要开始了,主考官再不进贡院就来不及了,还好给了一晚上时间与外界沟通。
众所周知,嘉靖朝以后,科举形势和政治形势往往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上次科举,来自南直隶的许国当主考官,会试第一就是同样来自南直隶的林泰来。
本时空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蝴蝶效应,政治形势和原本历史上的万历二十年截然不同,科举考试也就相应的受到了影响。
二月底出了会试榜,第一名会元是来自山西蒲州的韩爌,他岳父就是原首辅张四维。
当然,韩会元这个会试第一的荣誉,与已故岳父张四维、连襟亲戚杨俊民、本省同乡王家屏等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与王家屏推荐入阁的主考官李春更是没有关系。
三月份殿试,在皇帝缺席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名次出炉。
状元还是原首辅张四维的女婿韩爌,榜眼翁正春,探花则是原首辅顾鼎臣的孙子顾天埈。
另外,林府门客、历史上的“白须儿首辅”顾秉谦在十几年会试不第后,这次终于中了。
顾秉谦这次也是拼了老命,去年以门客身份陪伴着林大官人返乡后,几乎过家门而不入,十一月份立刻又冒着寒冬天气北上赶考。
所幸功夫不负苦心人,这次终于金榜题名了。
当万历二十年壬辰科的金榜名单传到苏州时,林大官人极其无语。
大手胡乱搅乱了棋盘,然后他朝着棋盘对面的申时行抱怨道:
“我说过,每每我不在京师,朝廷就要出点问题,前辈你还不服气。
你看看这次科举,居然让这个叫韩爌的连中会元和状元!真就离谱!
我大明连续夺取会元和状元的人多么罕有,怎么可能随便就让这个韩爌巧合了?”
申时行:“.”
你在抱怨别人同时拿下会元和状元太离谱之前,能不能先想想你自己为什么叫九元真仙?
林大官人掷地有声的说:“我的会元和状元都是凭自己本事拿下的!我问心无愧!”
对“凭本事”这个词,申首辅居然无力反驳。
确实都是凭本事,会元是靠与主考官许国心理博弈的本事,状元是靠深度解析别人名字的本事。
申时行又盯着被搅乱的棋盘,不满的说:“一个状元而已,又能影响你什么?
总不能你拿过状元了,就看不惯别人也拿吧?你是不是输不起?”
林大官人叹道:“前辈啊,你退下来了,敏感性也没了。
你难道没觉察到,他们清流势力让韩爌连中会元和状元,分明是要故意造神吗?
先弄出这么一个半吊子新神,然后可以大肆吹捧,在名誉上与我这九元真仙对冲。”
申时行有点好奇的说:“你总是能看看名字,就能说出此人的立场,难道你真有什么测名字的相术?”
“天机不可外泄。”林大官人说。
在历史上,这位韩爌可是个东林党“名宿”啊,当过首辅的。
此人也挺能活,一直活到了李自成攻陷老家蒲州,然后被李自成强迫接见,随即气死了。
而后林大官人又说:“不提他了,等我回京后再说。”
申时行顺着话头问道:“你何时回京?”
林泰来淡定的说:“快了,再等四个月左右,除非之前出现朝廷出现重大变故,比如说王天官病逝这样的事情。
在这期间要将海贸的预备工作安排妥善了,大概七八月第一批海船试航。”
申时行有点羡慕的说:“作为朝臣,在没有丁忧的情况下,能随意在家乡歇半年多么难得。”
林大官人哂笑道:“谁让我功高难赏,不多歇歇又怎能让皇帝放心?
既然没有其它合适的赏赐,就多赏点假期吧!”
与申时行下了和棋,回家后林泰来感觉时机差不多了,就以兵部通信司的名义写了本奏疏。
“倭国动乱百年,如今已近乎一统,拥兵三十万尾大不掉难以裁撤,必将对外用兵。
故而倭兵有可能于四五月间,趁东风跨海侵入朝鲜国。并且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将企图以朝鲜国为跳板,寇我大明。
而朝鲜国二百年不知兵,必定无力抗拒倭兵,须臾之间全境陷落。
若我大明念及屏护藩属之义,以及唇亡齿寒之危,朝鲜国不可不援救。
如今可早为筹备,以免临机遇事措手不及。”
这封奏疏送到京师后,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都是莫名其妙的,还有点哗众取宠。
“凭空”预测一个方向遭受强敌入侵,然后说要早做筹备,这手法怎么看也像是个骗子。
只不过骗子是为了骗金银财宝,而这奏疏是用“备战”来骗钱粮和权力?
是不是林泰来因为几个月不在朝廷,生怕被忘了,所以要想方设法的刷存在感?
内阁将这份奏疏下部议,兵部尚书叶梦熊复奏说:“先静观其变,再派商人去倭国打探。同时在辽东积聚粮草。”
但沉寂半年的兵部左侍郎石星单独上奏,指责林泰来为贪权财而虚构敌势。
刚从“闭门思过”复出、急需立威的左都御史陆光祖弹劾林泰来“心有异志、阴图不轨”。
并且陆光祖还提到了一个典故,在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前,曾出现了一个敌国入侵的假军情。
户部官员杨俊民、孙鑨等人纷纷上疏,言及去年平定宁夏耗费数十万,今年还要备战纯属劳民伤财、虚耗国库。
纷纷扰扰的言论中,万历皇帝也有点懵逼,咨询首辅赵志皋。
赵首辅提议不必轻易做出决定,先将有关奏疏留中不发,以观后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