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召集众臣商议前,精明的多尔衮经过一番认真的分析,在心中也认为洪承畴的嫌疑最大。
但是没有证据,光凭推测就直接给一个大臣定罪,这样肯定不行。
所以,他便想通过众臣一起施压,将内鬼给直接逼出来。
在坐的也不乏头脑灵活之人,经过一番琢磨,不少人也觉得洪承畴有动机,有谋略,确实有很大嫌疑。
洪承畴想不通事情怎么突然会演变成这样,好不容易被睿亲王重新起用,准备大显身手,好好的施展一下抱负。
可没想到,自己竟莫名其妙的成了通敌的最大嫌疑人,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
他也不傻,知道眼下的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心中忐忑的同时,连忙起身辩解道:“睿亲王殿下,微臣既然深知明国国祚难续,又岂会行如此违背天意之举?”
“再者,即便明国设下陷阱,以明国如今之糜烂,既无可用之兵,也几无可用之将,能奈我大清精锐何?徒增笑柄矣。”
“微臣以列祖列宗起誓,与此事绝无关系,请睿亲王殿下明察。”
这番话听起来虽然蛮有道理,但显得太过空洞。
至于拿列祖列宗起誓,更是笑话,你洪承畴都背叛祖宗了,祖宗在你面前已经一文不值了。
所以,洪承畴的一番自证,并没有打消众人的疑虑。
如果换成孔有德、耿仲明之流,他们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发起的吴桥兵变,席卷山东北部,并荼毒登莱一年有余,给明国造成巨大损失。
归顺大清时,还携带大量战船、火炮、工匠,极大的提升了大清的火器实力。
与大清功不可没,却被明国恨之入骨,谁背叛大清,我们都不会背叛。
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还有像范文程、马国柱这些老臣,为大金、大清效力多年,即便有所不如意,但也让人相信还不到背叛的程度。
只有他洪承畴,归顺的时间也不长,堪堪两年时间,对明国怀有旧情很正常。
而且还被先帝软禁了一年半,对大清有不满也很正常。
先帝崩逝后,睿亲王掌权,得到重用,有足够的条件提前得知睿亲王的计划。
而松锦之战,明军战败投降、被俘的人也有不少,而你洪承畴在这些人中的威望也很高,想要暗中收服一些人卖命,也不难,这就有条件将情报传递到明国。
最后一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就更高明了。
明着支持范文程的“进取中原”之策,一副大清忠臣良将模样,再以与闯军交战多年,深知闯军弱点为由,赢得睿亲王的信任,一手炮制出大军入关的路线。
暗中却是在配合明国朝廷设下圈套,准备给予大清军以重创。
说不定闯军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当大清军按照路线进入京畿之后,闯军从西面而来,便会出现在大清军的右翼。
如果突然发难,即便不能击败大清军,但这是睿亲王掌权后第一次发动的入关作战,一旦损失惨重,甚至失利,威望必然受到巨大影响,进而导致大清内部的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