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兵部衙门。
史可法看着袁继咸发来的公文,面沉似水。
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凑到跟前,低声问道:“尚书大人,怎么了?”
史可法没有回答,而是将公文向前一推,递给了吕大器。
吕大器拿起公文,仔细阅读。
袁继咸的公文有四项内容。
第一,左良玉旧部官员任免请求。
左良玉麾下有十总兵,袁继咸罢免了其中三位,剩下七人当中有五人被定罪,不过并未给他们降职,只是让他们戴罪立功。
第二项是催促兵部尽快发放他们之前申请的一万套盔甲,武器。
第三项请求就比较有意思了,袁继咸请求裁减兵员。
第四项内容更有趣,袁继咸请求招募两万新兵。
吕大器一脸诧异的看完公文,问史可法:“尚书大人,袁继咸先是裁兵,随后又招募新兵...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史可法轻轻摇头:“矛盾倒是不矛盾,左良玉虽号称十五万之众,却多是乌合之众。他的精锐在朱仙镇一战被李闯贼尽数歼灭,现在麾下九成以上的士兵都是土匪、流寇、散兵溃将出身。”
“甚至还有普通百姓,被左良玉抢来被迫随军作战。”
“声势浩大,战力羸弱!”
“用袁继咸的话来说,简直是不堪一击!”
“袁继咸这么做是为了裁撤掉老弱病残,招募年轻力壮的新兵。”
吕大器恍然大悟,随后对袁继咸的处境开始担心起来。
毕竟袁继咸是接任了他的职务,如果袁继咸故意晚到或者不来,在武昌领兵的就是他了。
“那...尚书大人担心什么?”
“我担心他这么做会不会影响军心。”
史可法的担心不无道理。
打仗前什么最重要?
军心!
张献忠号称数十万兵马,浩浩荡荡杀往四川。
虽然他麾下没有多少精锐,但胜在人数多。也正因为人数太多,才会让很多城池望风而降。
按照史可法的规划,袁继咸不应该裁兵,而是把之前的老弱病残都留下,依靠人数优势给士兵们壮胆,鼓舞军心。
袁继咸的做法正好相反。
他不打人海战术,而是用精兵之策。
“这公文...?”吕大器不好说什么,只能问史可法的意见。
“袁继咸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咱们不能在他背后掣肘。”史可法一边说,一边在公文上署名,并批复同意的字样。
“稍后把这些公文给太子殿下呈上去,催促殿下今天日落前一定要批复完毕,否则影响前线战事。”
“是。”吕大器收好公文,站在一旁。
史可法接着从旁边一摞公文里抽出一本,继续批阅。
随着等待批复的公文越来越少,史可法停了下来。
他长叹一声看向吕大器:“俨若(吕大器字俨若),不出意外的话,过两天钱谦益成为我的幕僚,伴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