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目光看向满朝文武,以前那些经常在朝会上喷他的文官个个低眉顺目,此时连看他一眼的勇气似乎都没有。
崇祯暗想:
“看来做皇帝就应该像太子那样狠,绝不能太软弱,对犯上作乱者该打板子打板子,该杀就要杀。不然这些文官还以为皇帝是病猫……”
暗暗得意一阵子,崇祯轻咳一声道:
“京畿蝗灾必须尽快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蝗虫消失。”
“最近几天,太子在河南吃蝗虫,卢象升朱大典在山西吃蝗虫,孙传庭在陕西捕食蝗虫。”
“如今轮到京师百官尝尝蝗虫滋味了,朕阅读史书时看到唐朝发生蝗灾时,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带头吃蝗虫。”
“所以,朕要亲自出手,率领满朝文武和京师百姓捕食蝗虫,希望在大灾大难面前朝中上下同心协力治理蝗灾。王大伴传旨!”
“遵旨!”
王承恩领旨迈步上前两步展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蝗虫肆虐大明各地,京畿地区同样不能幸免,满朝文武和京师百姓,全部出城捕捉蝗虫油炸食用,菜油全部有户部和地方官府承担。钦此!”
王承恩宣旨完毕,崇祯沉思片刻又加两句:
“若有官员自视清高,不愿意捕捉蝗虫,即日起停止发俸,主动辞官回乡务农,朝廷不需要这种官员……”
“遵旨!”
满朝文官包括内阁几位都感到一阵恶心。
那玩意能吃吗?皇帝竟然要让他们这些读书人去捕食蝗虫,真是有辱斯文……
尽管心里不情愿,文官们只能在心里腹诽,还是齐齐躬身领旨。
武官勋贵对捕食蝗虫意见不大,打嘴仗他们不如文官,但捕捉蝗虫这种事情他们都很自信。
若是以前,崇祯敢传圣旨让满朝文武捕食蝗虫,言官绝对能喷死崇祯。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今非昔比,带头大哥都被皇太子杀光了,崇祯皇帝刚刚又大发神威,文官集团都是敢怒不敢言。
户部尚书程国祥听到京畿发生蝗灾,一大早就出城查看,今日并未上朝。
其他四位内阁见群臣无人反对,他们相互对视一眼,随后李邦华亲自出场:
“陛下圣明,微臣一事不明,请陛下明示,捕捉的蝗虫不愿意食用,能否送给百姓?”
杨廷麟看看老首辅,知道他在替一些文官发问,心里不禁冷哼一声:
“喝百姓血肆无忌惮,难道小小蝗虫不敢吃,皇太子和皇帝都亲自下场食用!”
崇祯还是能理解读书人的,见李邦华如此问,他并未钻牛角尖,点点头道:
“可以,但要把每天捕捉的蝗虫如实上报,朕会派户部官员记录在案。”
“谢陛下!”
可以不用亲口食用,相信文官们再无理由拒绝,李邦华谢恩退下。
这时李若琏走进皇极殿,看他此时表情很丰富,上前躬身说道:
“陛下,那些文官全身上下就剩一张嘴厉害,锦衣卫只打十五廷杖,他们居然全部停止呼吸……”
“都被打死……”
崇祯闻言顿时呆立当场,他只想教训一下那些文官,谁知一顿廷杖干死二十多个文官和御史。
加上三个侍郎被杖毙,崇祯皇帝等于把今日喷太子的文官团灭,这和暴君何异?
崇祯从开始的得意一下变成手足无措,今日这一次廷杖打掉他多年忍气吞声,才建立起来的“好皇帝形象。”
“怎么办?”
崇祯大脑一片空白,此时他才知道皇太子有多猛,一次性杀三百多官员和家属毫无心理压力。
看到皇帝脸色苍白一句话不说,杨廷麟立即出班启奏:
“陛下,那些言官文臣目无君上,被杖毙乃是咎由自取,眼下还是灭蝗虫要紧……”
杨廷麟说话时,朝中那些文官义愤填膺都对他怒目圆视,恨不得上前咬他几口。
杨廷麟这种话放在太监没有监国之前说,他们今天肯定被文官集团当场群殴致死,崇祯一样会被喷的体无完肤。
要知道他以前是杀过几个文官,可一旦文官集团联合逼宫,崇祯肯定会让步,他不敢强硬对抗文官集团。
历史上流寇围攻京师,崇祯想迁被文官集团拒绝,他都无可奈何。
明朝皇帝除洪武成祖两位霸主级皇帝外,其他皇帝并不能随心所欲,无论勋贵还是文官集团都不好惹。
除了少数几个皇帝,明朝皇帝大多数都在壮年意外死亡,超过三十岁的都是少数,这里面肯定有不少猫腻。
明宣宗朱瞻基,本来可以大干一场,生了场小病后竟然驾崩了,才36岁。
明景泰帝朱祁钰,夺门之变一个月后暴毙而亡,时年29岁
明孝宗朱佑樘,中兴之主,英年早逝,时年36岁
明武宗朱厚照,南巡返程看人家捕鱼不慎落水,回来后死亡,时年31岁
明穆宗朱载坖,长期服用春药,夜夜笙歌,时年36岁
明光宗朱常洛,服用了太监进贡的大补药“红丸”后驾崩,史称“红丸案”,时年38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明熹宗朱由校,后宫泛舟,落水生病,服用“仙药”,暴毙而亡,时年23岁
崇祯在强行捐响时,五皇子更是离奇而亡,最后留下三句话:“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
所以,当崇祯听到二十多个文官被杖毙,他心里顿时慌得一逼,目光看向朝堂上那些文官时,文官都勇敢和崇祯对视。
虽然他们没有联合声讨崇祯,但崇祯能从他们眼中看到愤怒,心中不禁有些发怵,急忙一甩袖子道:
“退朝,明日全部出城灭蝗虫……”
江南
得知北方发生严重蝗灾时,江南士绅地主商贾立即看到商机,他们同时也看到搞死皇太子的机会。
无锡,扬州,苏州,浙江等地,士绅商贾地主纷纷出手收购囤积市场上粮食,他们的目的就是抬高粮价。
皇太子不是喜欢救灾吗?他们就把粮价抬到一定高度,让你买不起粮食,就算你愿意掏高价购买粮食,大赚特赚的还是他们。
对这些人来说,国家遭受灾难之时,就是他们发大财之时,至于百姓死活与他们何干。
皇太子在北方整治土地兼并,为百姓分土地之事早就传到南方,南方官员勋贵士绅地主一直在静观其变。
一旦皇太子敢对南方动手分他们的蛋糕,他们会联合起来让皇太子死无葬身之地。
以前朝廷想在南方收税,他们打死收税太监,朝廷不但没有追责,还乖乖停止收税。
他们可以醉生梦死,可以在秦淮河畔一诺千金,但不会给灾民一个铜板,更不会交一文钱税,甚至还拖欠朝廷税赋。
官商勾结对国家和百姓都是灾难,百姓投诉无门只能无奈顺从,明末官商勾结也是历史上最严重的。
百姓生活苦难根本没有钱读书,当官的基本都是有钱人家子弟,家族出钱供族人读书。
族人做官后就会想方设法为家族谋利益,在他们心里只有家而无国,可以说在明朝后期,文官就是商贾地主的代言人。
他们为了家族利益,可以逼皇帝停掉郑和下西洋,可以让土地挂靠在自己名下不交税,还可以抗税打死收税太监,驱除税监矿监。
更可以让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意外落水,拒绝崇祯皇帝迁都,把崇祯皇帝套牢在京师投名状……
这些家族行动起来比蝗虫还凶,一天之内把粮食价格从四两银子一石干到五两多一石,不出意外三天之内,南方粮食可以达到六两银子一石。
不要认为粮食不可能如此贵,遇到灾年和发生战争时,粮食都是硬通货,有时你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朱慈烺刚监国之时,八大皇商把京师粮食炒到八两一石,辽东灾情严重时,建奴买一石粮食曾经达到过三十两银子一石。
河南人口众多,明代陕西更大,后世的甘肃都属于陕西省,加上山西和北直隶,全国一半人口受灾,大明粮食已经不够吃,价钱怎么能不高。
李财主侄子乃是南京户部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得知北方发生严重蝗灾时,李财主打出全部家底八万两银子购买粮食。
家人曾劝他不要冒险,李财主根本不听,他估计粮食会达到八两一石,到时他八万两银子直接翻倍。
可是南方商贾士绅地主们在收购粮食时,发现总有很多粮食迅速进入市场,若没有这些粮食,粮价会更高。
经过打听得知,这些粮食是一个叫沈千万的商贾从南洋运来的。
南方商贾地主们经过相互通气,准备把沈千万运来粮食全部吃掉,他们不相信沈千万财力能和他们对抗。
他们哪里知道,沈千万虽然没有整个南方商贾财力雄厚,可他背后站着的是皇太子,手中更掌握着八大皇商的产业,可以撑死他们。
另外从南洋收购粮食价格只有一两银子一石,运到江南时直接卖到四两多一石,第三天又涨到五两一石,沈千万都赚翻了。
京师
天刚亮,京师百姓开始陆续出城,崇祯皇帝也在满朝文武官员的陪同下出了京师城,他们第一个目的地是通州。
他们手中拿着捕捉蝗虫神器,一块薄纱布上剪出一些小洞,然后套在一个用木条做成的圆圈上,后面捆绑一根两米长的木棍。
还有一些手巧的百姓连夜用麻绳织出一个个大网兜,反正五花八门捕捉蝗虫神器纷纷出现。
听说皇帝带头捕食蝗虫,百姓哪里会不配合,个个都想一睹皇帝真容,可是皇帝身边都是军队和文武大臣,他们根本看不到。
一路上到处都是乱飞乱撞的蝗虫,崇祯坐在马车里能清查听到蝗虫撞击马车车厢的声音,他手中也拿着一个周皇后连夜织出的棉线网兜。
队伍进入通州境内,崇祯掀开车帘,前几天丰盛的土豆和红薯已经看不到绿色,让崇祯感到一阵心痛。
马车停下,崇祯手持网兜走下马车,他看看田地里到处蹦跳飞跃的蝗虫道:
“开始,个人捕捉蝗虫最多官员,朕亲自赐御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话音未落,崇祯快步走进田里,扬起手中网兜罩向一片蝗虫,手中立即传来一阵震动,数十只蝗虫在网兜里上下乱撞。
“王大伴,快拿麻袋来……”
方正化,曹化淳,二喜,王德化等大太监跟在崇祯后面挥舞手中网兜,老王手中拿着一个麻袋跌跌撞撞跟着皇爷。
李若链率领两百锦衣卫和几十个东厂番子围崇祯皇帝四周,他们一边挥动手中网兜,一边警惕的看向四周。
在他们外围是张世泽率领的两千护国军,即使是朝中官员和勋贵,李若琏和张世泽都不允许他们捕捉蝗虫时靠近崇祯。
崇祯经过半年休养,身体已经变的很健康,加上他本身就会一点三脚猫功夫,老王跟着他很是狼狈,嘴里不停叫着皇爷慢些……
看到皇帝竟然真的亲手捕捉蝗虫,满朝文武谁敢怠慢,立即使出十八般武艺对蝗虫发起猛烈攻击……
崇祯一口气至少捕捉三十斤蝗虫,感觉手臂和双腿开始发酸,他停下动作看向四周。
只见锦衣卫和东厂番子个个健步如飞,在田地里追逐蝗虫,而那些勋贵竟然和文官差不多,个个像猪似的笨手笨脚,崇祯不知道他们吃那么胖有何用。
看到皇爷终于停下来,老王气喘吁吁跟上来笑道:
“皇爷威武,奴婢都跟不上您的脚步,差不多有三十斤了,您坐马车里休息会……”
崇祯点点头,直接上了马车二层平台,这辆马车也是朱慈烺专门给皇帝老子打造的,顶上是观景台。
看到皇帝站在马车顶上,李若链方正化立即带两个人上去站在崇祯四周,主要防止有人放冷箭。
崇祯当然知道他们在保护自己,可实在太碍事,于是笑道:
“朕无妨,你们这样,让朕如何观察四周群臣情况?下去吧!”
“陛下,这里人太多,还是谨慎为好,您用这个观察即可!”
李若琏把自己的望远镜双手递给崇祯,崇祯接过望远镜问道:
“这是何物?”
“陛下,这是皇太子给的望远镜,您这样……”
李若琏马上教崇祯如何使用望远镜,崇祯按李若琏所说,举起望远镜四下观望,突然清楚看到远处李邦华。
他顿时哈哈大笑:
“神器,真是神器,这个朕没收了,哈哈……”
李若琏微微一笑:
“遵旨!”
“哎呀不好……”
话音未落,崇祯突然惊叫起来,吓李若琏等人一跳,急忙问道:
“陛下何事?”
崇祯嘿嘿笑道:
“嘿嘿……李邦华被蝗虫绊倒了,哎呀,程国祥也摔倒了……”
……
终于一上午过去,捕捉蝗虫队伍停下休息准备用午饭。
宫中御厨和护国军已经架起数百口大铁锅在做饭,其中二十口大铁锅里菜油已经烧热,这是为油炸蝗虫而准备,旁边还搭建一个高台。
文武百官都站在高台下,张世泽命令护国军将士在高台前列阵,李若琏带着锦衣卫组织一批百姓站在三十步开,一会品尝油炸蝗虫。
崇祯皇帝先让户部官员记录一下百官捕捉蝗虫的斤数,他要亲自看看自己的臣子的表现。
不久,户部官员递给崇祯一个账本,崇祯打开一看差点气乐。
“程国祥三斤,李邦华二斤,刘孔昭三斤,张国纪二斤,巩永固三斤……”
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捕捉蝗虫超过五斤,再看东厂番子,锦衣卫和护国军将士们都是五十斤起步。
一帮文官手无缚鸡之力也就算了,勋贵们个个吃的肥头大耳也只有三斤左右,这就有些尴尬了,让他们杀敌该如何?
崇祯轻咳一声道:
“朕,上午捕捉蝗虫三十斤,,满朝文武竟然无人超过五斤,勋贵连蝗虫都打不过,以后如何上阵杀敌,诸位爱卿不能懈怠啊……”
“陛下,臣等知罪……”
群臣都羞愧的低头不语,他们不是抓不到,而是害怕不敢抓,都以为蝗虫乃是天谴。
护国军,锦衣卫,东厂番子,才不管什么天谴,皇帝有令,即使是天谴也要干死。
崇祯没有继续责怪群臣,他一挥手道:
“开始!”
军中伙头兵和御厨们立即把蝗虫倒入油锅,现场顿时发出一阵阵炸响,接着油炸蝗虫的香味四溢……
很多文官心里开始大叫:
“造孽啊,有辱斯文……”
很快一盘盘油炸蝗虫端上高台,接着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走上高台,他们必须以身作则陪着皇帝吃蝗虫。
包括崇祯在内,高台上每个人此时胃里都在翻江倒海,都强忍住不让自己当众呕吐。
崇祯抓起一只蝗虫对台下群臣和百姓高声说道:
“诸位爱卿,大明子民们,朕要告诉你们,这不是天谴而是天赐,老天知道大明屡遭劫难,特赐下祥瑞挽救大明,朕身为天子,将亲自尝试上天赐下祥瑞的美味……”
崇祯说罢,强忍内心不适,眼睛死死盯着手中油炸蝗虫暗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朕登基以来勤勤恳恳,然大明天灾人祸,让朕精力憔悴,旱灾导致大明赤壁千里饿殍遍野,小小蝗虫也敢来放肆,今日朕就将你撕碎……”
崇祯越说越气,突然将整个蝗虫放入嘴里狠狠咀嚼起来……
台上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都眼巴巴看着崇祯,他们多希望皇帝无法下咽,从而停止这场荒谬的闹剧。
台下群臣和百姓以及军队都瞪大眼睛看着皇帝,只要皇帝敢吃蝗虫,蝗虫肯定就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突然看到皇帝将蝗虫放入口中,台下众人都发出一阵惊叹:
“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崇祯内心的震撼远超百姓和百官,蝗虫的味道太好了,又脆又香又稣!
他马上又拿起一只放入口中,接着又一只……
一口气吃二十多个蝗虫才停下来,突然发出一阵大笑:
“哈哈哈哈……祥瑞,绝对是祥瑞,大明百姓有口福了,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到你们品尝了,开吃!”
“遵旨!”
程国祥本来就是一个苦哈哈,见皇帝吃的很香,他已经开始流口水,崇祯话音刚落,一只蝗虫就进入他口中。
“嗯嗯,真香……”
程国祥啧啧赞叹着,突然抓起一把塞进嘴里,看的其他阁臣只翻白眼……
尽管心里不想吃,可看到程国祥吃的如此香,加上皇帝口谕,李邦华他们也只好开吃,结果不吃不知道,一吃真奇妙!
“真香,真是祥瑞……”
接着台下群臣和百姓开心品尝,结果那些一直叫着有辱斯文的文臣捏住鼻子吃两只后,马上一发不可收拾……
而那些前来品尝蝗虫的百姓代表,在吃几只蝗虫后抓起网兜冲向田里,边跑边叫喊:
“兄弟姐妹们,快抓祥瑞……”
喜欢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