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奴发展不起来。
但是,大明今不强大,后面肯定还会出现别的什么奴……
还会被别的人灭掉。
如此念头,在心中迅速的回荡着。
朱元璋很快就想明白了,就算是这样,那又如何?
自己先把这口气给弄顺了再说!!
其余的事情今后再说!
在朱元璋如此想的时候,模拟器上面的画面,还在不断的浮现。
向他展现着大明末年之时的众多景象。
以及朝廷的应对办法——
杨嗣昌提出的对付起义军的战略,是四正六隅十面网。
由五省总督和五省总理负责剿杀。
五省总督仍然是洪承畴,而之前的五省总理卢象升自丙子之变后,就调任北方。
接替他的王家祯是无能之辈。
杨嗣昌推荐,平息海盗有功的两广总督熊文灿出任五省总理。
到了崇祯十一年,这种战略收到一定成效。
西北面的起义军在洪承畴和孙传庭的镇压下被消灭殆尽。
李自成在同年十月率十八骑逃入商洛山中。
东南面的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张献忠部,于四月接受熊文灿招安,仍据守谷城。
十一月,另一支东南面的起义军,罗汝才部也在均州投降。
其他东南面的起义军或降或逃。
杨嗣昌所提出的对清方针,则是议和优先。
以便腾出手来解决百姓造反。
此事,由辽东巡抚方一藻和监军太监高起潜秘密进行。
但因事机泄露,引发群臣反对,议和之事便被拖延。
皇太极亦于崇祯十一年九月,第五次发兵入塞,京畿告急。
是为戊寅之变。
朱由检急调洪承畴、孙传庭入援。
然而依然拿清军无可奈何。
清军长驱直入山东腹地,攻陷五十八座城池、俘虏四十六万人畜……
“入他娘的狗东西!!”
朱元璋怒声骂道:“咱大明的北方防线,都成了它娘的筛子了!
成了那建奴的后花园!
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没事了就南下劫掠!”
对于他而言,看着这画面当中的一幕幕,心情简直别提了……
画面还在显示——
卢象升战死、孙传庭下狱,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
率领陕西精锐之师在松山、锦州一线防范清军。
这给濒临绝境的李自成,以喘息的可乘之机。
张献忠也利用熊文灿的昏庸,于五月再举反旗。
九月,朱由检派杨嗣昌督师围剿张献忠。
起初指挥左良玉在川东玛瑙山打了胜仗。
但其后连战连败。
李自成听说张献忠起兵谷城后,赶往会合,不久分手。
从湖广转进四川,再由四川转进河南。
于崇祯十四年正月,攻陷洛阳,杀死皇叔福王朱常洵。
二月,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
杨嗣昌听说洛阳、襄阳陷落、二王被杀的消息,于三月忧惧而死……
朱由检对杨嗣昌之死感到惋惜,并未追究其责任。
反而杀了被认为配合杨嗣昌不力的,原任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
接着,朱由检以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为督师,继续围剿李自成、张献忠……
“入它娘的!”
朱元璋又一次愤愤的出声怒骂。
只觉得无比的心累。
无比的愤怒!
这些事儿,看着真是太憋屈了!
多少次都是功亏一篑!
如今的大明,还真的就是千疮百孔。
按下葫芦浮起瓢!
崇祯的问题,也同样特别的严重。
很多事情,崇祯简直就是瞎指挥!
在朱元璋看来,不少事情上,崇祯别指挥,或许还会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朱元璋难以言说的心情之中,模拟器上面的画面,还在接连不断的浮现。
告诉他之前所看到的那些,还算是轻的,接下来还有更狠的——
崇祯十四年以前,内外局势虽然对明朝愈发不利,但尚未失控。
崇祯十四年以后,内外局势急转直下。
明朝加速滑向崩溃的边缘。
河南地区自崇祯以来,竟无乐岁,旱蝗相继,灾异频仍。
崇祯十二年以后趋向严重。
崇祯十四年更是发生“大饥疫”,到六月死者无算……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饥民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使其不断壮大。
李自成开始被称为“闯王”。
牛金星、宋献策等知识分子也投奔李自成。
崇祯十四年二月,李自成攻打河南省城开封。
丁启睿借口在打张献忠,而不救开封。
朱由检便起用平定奢安之乱有功的傅宗龙,为陕西三边总督。
率川陕兵两万驰援开封。
李自成放弃攻打开封,转而袭击傅宗龙。
于九月擒杀傅宗龙于项城。
十二月,李自成与罗汝才再攻开封。
朱由检提拔陕西巡抚汪乔年,为陕西三边总督,驰援开封。
崇祯十五年二月,李自成又擒杀汪乔年于襄城。
朱由检被迫放出关在狱中的孙传庭,拜为陕西三边总督。
夏,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并在朱仙镇之战中歼灭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等所率援军。
朱由检催孙传庭出师救援。
九月,黄河堤溃,开封城毁,李自成不再进攻开封……
十月,孙传庭出潼关,兵败郏县,退回关内。
李自成于闰十一月攻陷汝宁,杀杨文岳,控制河南大部,
继而转战湖广……
一度被丁启睿等压制的张献忠。也再次活跃于南直隶,五月攻陷庐州,七月破黄得功、刘良佐部于六安。
崇祯十六年初转进湖广……
对清的战局也在恶化……
模拟器当中的一幕幕,看得朱元璋怒发冲冠!
太阳穴突突直跳,脑袋一阵阵的眩晕!
他把那一方心爱的砚台,都给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自己大明,竟然憋屈至此!
众多百姓,如同草芥一样身死!
朱元璋砸完砚台之后,站在那里愣了半天。
一屁股坐回到了椅子上,半躺在那里,身体的力气似乎都被抽没了。
深深的叹了口气,带着无比的疲惫。
累了!毁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