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内,除了韩岱、额塞、哈哈木等满洲将领,汉军主要分为四部分:一等侍卫李国翰统率的八旗汉军,他们也属于旗人,在汉军中最受信任,舍不得让他们打先锋;陕西总督孟乔芳、陕西巡抚黄尔性统率的河西绿营,不仅战力强,而且孟乔芳对大清忠心耿耿,不好派他的部下赴险;增援陕西的北方绿营,主要是甘肃巡抚张文衡、甘肃总兵刘良佐、宣府总兵李刚、临清总兵宜永贵、保定总兵鲁国男、河南总兵高第、河北总兵孔希贵的部下。这些部队战力良莠不齐,不过降清的时间较长,能不牺牲便不牺牲;平西王吴三桂的麾下的藩兵。
屯齐望着集北雄南秀于一身的吴三桂那张白皙英俊的脸,眉宇间的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看不见底。这个人外貌谦和、内怀奸诈,归降大清以来,麾下兵马只知有“延陵将军”,不知有朝廷,久后恐成朝廷大患。嗯,便差他去,打不过卫军,消耗一下此人实力也好。想到这里,平西大将军朝平西王温和一笑,“八旗勇士虽然称雄陆地,却不善水战。久闻平西王的关宁军骁勇善战,请为我军先锋!”
吴三桂心里发凉,赶紧推辞,“予之部下多是辽东旧部,识水性的少,恐难当重任”。
“本帅觉得唯有平西王才能担此重任,至于识水性的问题嘛,无妨,有战船和羊皮筏子送汝等过去”,屯齐将脸一沉,“怎么?平西王不愿为大清效力?”
“大将军言重了,予愿为先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见他如此说,吴三桂只得服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在满人眼中,吴三桂的兵马是属于可以随意消耗的杂牌,可在这支杂牌军里又有杂牌。那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吴之茂、胡国柱、吴国贵等关宁军旧部是平西王爷的心血命根,进攻之时自然被安排在了后面;被安排在最前面的乃是总兵张天福部。
这张天福本是明将,顺治二年降清,随李成栋镇压过昆山、嘉定义军,参加过嘉定三屠,后被拨于吴三桂帐下。
他望着滚滚黄河水,如同望着催命符,迟迟不肯登船。一只强而有力的大手搭上了他的肩膀,平西王殿下来到了他的身旁,温暖而和煦,“张总镇,汝之部下多是南方人,乘风破浪、为我军拿下黄河渡口,非汝不可”,一张口便是鼓励的话。
“殿下,末将的部下虽然多是南方人,可却是步军,并非水军”,张天福一脸苦涩。
“南方人岂有不会水的?”吴三桂摆了摆手,忽然将脸一沉,“怎么?莫非张总镇不愿为大清效力?”
一听这话,张天福打了个激灵,连拍胸脯,卑职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愿为先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登船!”
随着一道军令,张天福的五千部下纷纷登上小舟和羊皮筏子朝黄河西岸划去,后面跟着吴三桂的嫡系人马,再后面是北方绿营、河西绿营,满蒙八旗和八旗汉军则在岸边观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