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主,都准备好了,钦天监测算吉日良辰便在两个月后,请移驾至昆明登基。百官们都已前往昆明”,翰林院编修方于宣一脸兴奋地说。
“嗯,摆驾,去昆明”,孙可望没来由心头一慌,咬牙低声嘶吼。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今天,如何能不激动?
然而农民出身的孙可望永远理解不了大明士大夫们的迂腐和倔犟。原以为逼永历帝下诏诛杀十八学士能够令永历帝失去人心,同时吓倒支持他的读书人;不料那些腐儒实在不可理谕,不但不怪皇帝,反而将帐算在孙国主的头上,痛骂他目无君父、擅杀大臣。为了赢得士林对自己称帝的支持,去昆明前,他派人与云贵两省的名门望族联系,希望他们上一些支持自己的劝进表。不过大多是反对、沉默,表态支持者极少。一条又一条大儒拒绝劝进的消息传到孙可望耳中,越接近昆明,这位国主便越是脸色阴沉。坏消息一条接一条,不光士林,郑成功、张名振、张煌言、鲁监国、夔东十三家等义师皆上表反对。相较于那些腐儒,这些地方实力派的态度更让孙可望揪心,孤若是称帝了,万一他们联合起来攻打孤该如何是好?
此时的孙可望想吃肉又怕烫,萌生了再观望一阵的心思。奈何心腹们不答应,他们推动着他向那至尊宝座前进,方于宣等人甚至拟改国号曰后明,日夜谋禅受。
士气可鼓不可泄、孙可望自然明白这道理,尽管心中已经迟疑,却不说岀来,任由心腹们施为。
终于抵达昆明,到了约定的吉日良辰。一干心腹,固原侯王尚礼、吏部尚书范鑛、户部尚书马兆羲、礼部尚书任僎、兵部尚书万年策、工部尚书王应龙、翰林院编修方于宣、郑国、王爱秀等早已准备好龙袍,在御道旁边等待。
“请国主更衣”,礼部尚书任僎笑呵呵地谓孙可望曰。
“嗯”,孙可望点点头,在礼官引导下往前走。
“噼啪~”
“轰隆隆~”
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孙可望猛地停住脚步,叹了口气,“大雨如注,今日无法举行即位大典。登基之事,还是改期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