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城五华山下的清军大营内,收到卫军骑兵掠云南的消息后,清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陷入沉思。见他不说话,平郡王罗可铎焦急地说道:“大将军,皇上虽然命令咱们回援京师,但眼下的形势,吾等若离开,恐怕云南一省再非朝廷所有。不如先留下来荡平叛乱,然后再击败卫军、回援京师”。
“不!卫军已经夺取四川和贵州大部,又南下广西,攻克广南、广西二府,截断了我军回广西的通路。若不趁其立足未稳夺回此二府,恐怕我军回京的时间便要拖久了。救兵如救火,身为臣子焉能让皇上陷入危急?且叛乱的土兵人数虽多,却皆是乌合之众,以吴三桂的骁勇,即使咱们离开,相信也能很快平乱”,多尼摇了摇头,忽然笑了,“皇上已命吴三桂留守云南,既然如此,滇乱自有平西王,咱们又何必多操心?你应该仔细思忖皇上命吴三桂留守云南的深意才是”。
“我明白了,只是大将军,虽然吴三桂荡平那些土司并不难,可您别忘了云南还有李逆在,我大军若走,倘残明死灰复燃该如何是好?”罗可铎还是有些担心。
磨盘山之战后,李定国余众不过数千,势力窘迫。不久,贺九仪率万人来会合,军势稍振。他将大营移孟琏(云南澜沧),坚持数月,被清军攻破。又移营孟艮,招安头人,耕种纳粮如郡县例。清廷见一时无法扑灭明军,采取招降措施,意志不坚定者纷纷投降。清廷用贺九仪妻子劝降,李定国杀贺九仪,从此无人敢言降字。此后,李定国得知缅甸扣住永历帝的消息,与白文选商量攻缅抢出永历帝。
听罗可铎提及李定国的名字,即使淡定如多尼也不禁色变,许久方缓缓说道:“听说李、白二逆已经移营孟艮,正打算攻打缅都阿瓦、营救伪帝永历。李逆对伪帝素来忠诚,估计他未必有心思反攻云南呢。唉!京师危急,管不了许多喽。还是那句话,滇乱自有平西王,传吾军令,三日后兵发弥勒州与卫军决战、夺路回北京”。
——
多尼的判断没错,自从顺治帝下旨命吴三桂留守云南后,这位平西王便把云南当成了自家的后园,土司们造反等于是到自己家捣乱,如何忍得?当即命部下兵发多路,荡平作乱的土司,因为新兴州土司王耀祖是领头的,他命永顺镇总兵张国柱带精兵攻打新兴州。
张国柱本为明朝副将,顺治二年,自海道率兵降清。降清后屡立战功,参加过下湖南、定广东、渡海收复琼州、败李定国于南宁等诸多大战。拨归吴三桂指挥后,因为是辽东旧人,颇受器重,被任为永顺镇总兵。
“张总镇,此次平叛,汝可有把握?”吴三桂严肃地问这位心腹。
“末将定竭尽全力,不负王爷重托”,张国柱甚是圆滑,不说把握、只论忠心。
“扑嗤”,吴三桂乐了,“以汝之才能,攻下新兴州不是难事。勉之!平叛之后,孤保举汝为云南提督”。
“多谢王爷栽培!”张国柱大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