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图绰农河西岸的波罗城本是阿鲁科尔沁部的领地,可此时阿鲁科尔沁部的牧民已经逃入西喇温都尔山中,赵王毕力根达来和准噶尔万户长乌日根达莱率一万大军占据了这里。密密麻麻的鱼竿钓子旗宣示着城池的归属,英勇的将士磨亮了刀枪,默默地等待厮杀,可他们的统帅却如遗忘了般,一连十余日不见动静。
乌日根达莱坐不住了,前来寻赵王殿下问个明白,“大汗让殿下征讨藏于西喇温都尔山中的漠南四部,只需渡过乌尔图绰农河便能进山讨贼,您为何迟迟不动?”
毕力根达来微笑,“有的仗并不需要用刀剑来打,安心等待便好”。
“殿下是想等敌人出山归降?”
“眼前的形势很明显,伪清在漠南大势已去,毕竟同为蒙古人,彼辈能降伪清,为何不能降同族?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咱们也可少死些人”,毕力根达来轻声叹息,残酷的战争让他那年轻的面庞显现出与同龄人不同的沉稳和凝重。
乌日根达莱想了想问:“可若是敌人不肯投降呢?”
毕力根达来轻抚刀鞘,“敌人若不肯降,便是此刀饮血之时!”
等待起到了作用,很快阿鲁科尔沁部的台吉楚依、翁牛特部右翼旗多罗杜棱郡王博多和先后派人请降。楚依倒还罢了,那博多和可是翁牛特部的部长、满清封的郡王,在四部中实力雄厚且发下话来,愿意献不肯降卫的巴林右翼旗郡王塞布腾之头给大卫。
毕力根达来先亲切接见楚依的使者,让他回去传话,若楚依能促成阿鲁科尔沁部归卫,便支持他执掌本部的马鞭并上报大汗封以伯爵;然后又接见博多和的使者,博多和的实力比楚依强得多,赵王给的承诺也大得多,表示将上报大汗封以国公。孰料那使者听说只能封国公后,并不热情,含蓄地提起自家主子在清朝已经是郡王。
“郡王?”毕力根达来眉头紧皱,不过并没有回绝,而是客气地对使者说:“大卫很少给异姓封王,目前仅有察哈尔亲王、科尔沁郡王、很吉日格郡王三位异姓王。尔主想封王爵,须立大功,我方才好向父汗请封”。
使者走后,乌日根达莱问毕力根达来,“殿下,博多和太过贪心,得封国公还不知足。我大卫极少给异姓封王,若大汗拒绝,该如何是好?”
“呵呵,只要博多和真的斩杀塞布腾,一切便由不得他喽。再说,我只是答应替他向父汗请封,父汗同意还是不同意又与我何干?”
——
与阿鲁科尔沁、翁牛特二部不同,扎鲁特部与巴林部同属内喀尔喀五部。内喀尔喀五部原本世代忠于察哈尔部,扎鲁特在蒙古语中更是仆人的意思,可随着后金的强大,他们渐渐倒向后金,从而导致另外三部巴岳特、翁吉刺特、乌齐叶特被林丹汗吞并。五部仅存其二,唇亡齿寒,扎鲁特部与巴林部便一直互相扶植。该部的两位贝勒:左翼旗多罗贝勒桑嘉布、右翼旗多罗达尔汗贝勒桑噶尔与巴林部诸台吉关系良好,在收到莲大可汗的劝降信后,第一时间便前往巴林部的大帐,找巴林右翼旗郡王塞布腾、左翼旗固山贝子满朱习礼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