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色、毕哩衮达赉、楚依、桑嘉布、桑噶尔诸人领残兵逃回抚顺所城时,原先的一万一千大军居然战损四千,翁牛特郡王博多和中箭而亡让人失魂落魄。更让他们忐忑不安的是,自己等人是新降之将,在朝中没有根基,如今第一仗便大败、失了军威,不知莲大可汗会如何惩罚自己。
怕也没用,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大可汗的御足终于抵达抚顺所城,众人齐齐跪伏于圣驾前请罪,“奴才有罪,丧师辱国,请大汗责罚”。
“平身吧”,苏勒坦的声音十分温和。虽然损失四千兵马令他心疼不已,可这四千人中有三千是翁牛特部战士,削弱该部的目的已经达到,更让他放心的是野心甚大的翁牛特郡王博多和居然战殒,没了这样的枭雄,翁牛特部左翼和右翼必然分裂,再也不会成为漠南的隐忧,从这一点说,自己反而得利,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彻底收伏新降部落的人心。
见众人依令起身,他长叹了口气,“若说有罪,罪在主将。可你们的主将博多和已经为大卫国浴血奋战而死,朕又怎么忍心责怪这样的忠臣呢?传朕的旨意,追封博多和为翁牛特亲王,以亲王之礼葬之”。
“大汗天恩,奴才粉身难报!”博多和之子毕哩衮达赉、从弟搜色感动得泪流满面。即便是对博多和有所不满的楚依、桑嘉布、桑噶尔亦不禁为主上那博大的胸怀感动。
苏勒坦暗自点头,以给死人追封升爵的方式,不费什么力气便让诸部归心,何乐而不为?不过,身为天下至尊,自然精通御下之道,要么不做人情,做便须做足!又充满慈祥地望向毕哩衮达赉,“尔父战死沙场,是真正的勇士!今封尔为翁牛特郡王,望尔继承父志,效忠大卫!”
“奴才定以额祈葛为榜样,为大汗尽忠,万死不辞!”毕哩衮达赉再次跪下谢恩。
“起来吧,朕要赐给你们家四个字”,苏勒坦又命人取来纸笔,提笔写下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奴才万死难报圣恩~”见此四字,毕哩衮达赉、搜色等翁牛特部的台吉感激得泣不成声,这四个字代表着主上对博多和乃至整个翁牛特部落的肯定,有这法宝,今后翁牛特部便算在大卫朝堂立住了脚。他们的感激充满真诚,殊不知大可汗赐字给他们用意深沉,朕赐给你们这么大的荣誉,一则可以树榜样给其他蒙古贵族看,二则全蒙古都知道你们是精忠报国之家,若敢背叛,百姓还不骂死你们?
处理完善后之事,大可汗将目光重新聚焦到那位宁古塔昂邦章京身上,冷笑着问众心腹:“朕本欲顺浑河直取赫图阿拉,不料那巴海颇是难缠,居然败我前锋,挫我锐气。你们都说说看,后面的仗该怎么打?”
“我军兵马远多于清军,奴才以为可以分兵前进。一路沿浑河、苏子河北岸,攻打甲板城、界藩城(界凡寨)、古勒城(古勒寨)、马儿墩城(马儿墩寨);另一路沿浑河、苏子河南岸,攻打抚顺关、萨尔浒、赫图阿拉”,大学士博贝献分兵之计,不少大臣皆支持这种观点。苏勒坦微微点头,分兵能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让敌人顾此失彼。
“陛下忘了昔日明清的萨尔浒之战了吗?明军实力原本胜于清军,却因为分兵被清军各个击破。臣以为当集中全部兵力,沿浑河、苏子河南岸攻打赫图阿拉。此城乃满人的兴京,若被攻克,敌军必不战自溃”,左都御史胡琏器建议集中兵力攻打赫图阿拉。苏勒坦又点点头,自己虽小挫,抚顺城内却仍有八万余众,兵力是清军的数倍,若集中兵力进攻,敌人绝难撼动。“朕决定率全军沿浑河、苏子河南岸前往赫图阿拉。呵呵,巴海是智将、善于用计,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什么计谋也难以奏效,朕倒要瞧瞧,他拿什么抵抗朕的八万大军!不过,甲板城离抚顺太近,在南渡浑河前,先要拔掉这颗钉子”,大可汗虎躯一震,作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