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监皱眉想了想,最后摇头说道,“伯爷,您那二婶,咱家可不敢保证她对您没起坏心。
毕竟当年您被送回京城,要说她完全不知道您回来了,谁都不信。
但咱家能确定,您那三个堂妹,肯定毫不知情。”
说完,又介绍了三个堂妹,最大的李景熙11岁,二妹李景玥7岁、三妹李景容才3岁。
确实应该没可能参与这种事。
即便有,也顶多是11岁的李景熙。
二妹、三妹太小,保不齐就嘴巴不严,说了出去。
甚至,有可能跑去告诉亲爹。
李景孝听完,皱眉想了想。
可以确定的是,兴安伯爵府里,甚至是宁荣两府和其他勋贵家里,一定有厂卫的密探。
所以周太监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对着身后的鲁二福招招手,“去道录司找沈大人,带一个总旗的人手去兴安伯府。
再让赵军明去锦衣卫,也调集1个总旗的锦衣卫。
然后让锦衣卫的人,在兴安伯府附近,找个酒楼等着命令。”
说完,扔了张1百两银票给鲁二福,“在酒楼点几桌饭菜,但不能喝酒。
还有,告诉锦衣卫的人,给我老老实实待着,若是有人说锦衣卫跋扈,本官饶不了他们。”
鲁二福忙点头,下马开始飞奔起来。
京城内可以骑马,但策马狂奔,除非是军情或者不知死活的纨绔,否则那是自找麻烦。
一旁的周太监顿时意外起来,随后心里一紧。
尼玛的,这小子太聪明也不好。
周太监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和李景孝说了那么多,李景孝必然会处理掉兴安伯府的大管家,甚至所有管事。
到时候自己借口帮忙,既得了李景孝的人情,还能趁机炒了几个管家的家。
这些世代为奴的管事和管家,个个都是欺上瞒下,上下其手的好手。
一旦抄家,少不了就有几千,甚至几万两到手。
可李景孝却让人去调集锦衣卫。
李景孝又是新上任的镇抚使,别说一个总旗的锦衣卫力士了,就连指挥使都会拉拢着点他。
此时要是谁敢在抄家时偷拿钱财,等于是把把柄送到他手里。
到时候,就是李景孝拿捏锦衣卫了。
若是担心李景孝告到皇帝那里,少说也得送上几千两银子安抚他。
贪财不成反而赔钱,傻子才做。
李景孝见周太监一脸幽怨的看着自己,不由笑着说道,“公公,处理家奴的事,就不劳烦公公了。
今后日子还长,总有机会需要劳烦公公像戴公公、夏公公一样辛苦一趟。
和本官一起为圣人、陛下效力。”
周太监一听就知道,这说的是戴权和夏守忠,去查抄那些逆贼的家的事。
换成其他人,周太监可能不信。
但李景孝是锦衣卫镇抚使,将来确实免不了查到谁。
而值得锦衣卫查的人和案子,基本上都免不了抄家流放。
周太监立马露出和蔼笑容,“好说,好说,伯爷今后有吩咐的地方,可千万记得咱家啊。
咱家虽然比不上戴公公和夏公公,但咱家不怕辛苦,只怕平时太闲了。”
ps:求追读月票,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