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
李景孝不禁对太上皇一拱手,奉承着说道,“圣人天资纵横,熟读道经便能自创功法,古往今来都没几个?可喜可贺。”
这话要是其他人说,太上皇父子俩还会觉得是吹捧。
但李景孝说这话,那就是不一样了。
不过李景孝确实在捧太上皇。
难怪这老头十几年后,贾家都被抄家了,他还活的好好的。
太上皇即便知道李景孝是恭维自己,却也哈哈大笑起来。
拉着李景孝继续说着经脉、真气运转、还有修炼时的忌讳等等事情。
李景孝虽然说了不少,但也只是提起基础的内功修炼。
不过聊着聊着,李景孝再次确定了,太上皇所得的心法,有点过于四平八稳。
稍微琢磨一番,暗道送老头功法的道士也不傻。
说白了,那道士也怕太上皇练着练着,自己练出了毛病。
还不如力求一个‘稳’,这么一来,修炼速度自然快不了。
只要太上皇一直能感受到进步,即便这进步很慢。
也能让老皇帝心里一直惦记着那道士的好。
这里面的好处可就大了。
聊完了内功的事,太上皇不出意外,问起了符咒之道,特别是御火和御雷的法门。
李景孝沉默几秒,暗道既然老头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拦已经拦不住了。
再说,天下道门要怪,就怪那个传授老头道歌的人。
暗道,一会出了宫,就和石德龙三兄弟,说起这事。
把责任全推给那道士。
而且李景孝自信,太上皇再怎么修炼,也不可能比自己这个开挂的厉害。
等他能熟练画出御火符,自己说不定已经把御火符升级到5级、6级、甚至7级了。
至于闪电奔雷拳,甚至只是掌心雷,那是真得看天赋。
李景孝要来纸笔和朱砂,没画御火符,而是随手画了张驱邪符。
太上皇和皇帝见他一笔成型,而且符咒的符文上,还隐隐闪烁着灵光,不由心生羡慕。
随后就是期待起来。
李景孝拿起符咒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这才交给了太上皇。
教他如何动用自己身的真气激发,果然太上皇很容易就,就激发了这种符咒。
屋子里,顿时闪出一道豪光,吓的屋子外的大小太监忙喊着护驾。
宫里的禁军也是慌乱的冲了进来,其中就有镇国公家的牛展鹏。
这家伙是‘上直军’百户,实打实的皇帝近身侍卫。
看到皇帝和太上皇安然无事,李景孝也早就下意识的后退几步,和这对父子俩远点。
戴权、夏守忠和禁军这才尴尬的忙跪在地上,嘴里喊着‘有罪’之类的话。
此时的太上皇心情极好,皇帝同样在想着,将来自己也能修炼,和画出符咒时的情形。
对着太监和禁军挥挥手,然后快步上前,一把抓着李景孝的胳膊。
“景祐,快画张雷符试试。”
李景孝点点头,画出一张御雷符,这次太上皇没敢在内书房里释放。
而是带着皇帝、李景孝和大小太监,去了太和门。
看这样子,肯定是想当众用出来。
目的不用猜就知道太上皇无非是想立威。
李景孝既然能想到,皇帝自然也能想到。
甚至想的比他还多。
双手藏在衣袖里,握紧拳头在心里大骂。
但生气之后,目光不由看向,比自己慢了两个身位的李景孝。
李景孝和皇帝的视线对上,立马猜到他的心思。
想了想后,一道驱邪符出现在手里,激发之后,偷偷送到隆德帝的手中。
小声说道,“符咒已经激发,扔出去就行。而且这是驱邪符,不伤正常人。”
隆德帝大喜,只是等他冷静下来后,帝王心思再次占据高点。
虽说等父皇使用雷符之后,自己也使用出驱邪符,神光一闪,也能让宫里的侍卫、太监们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同样能使用道法。
但这也明明白白的告诉外界,他们父子俩明里暗里都在争权夺利。
两个至尊不和,对有心人来说就是机会。
不仅朝臣会生出更多的心思,自己那些兄弟,甚至是侄子们,也会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还不如继续隐忍,只要父皇还认可自己这个皇帝。
其他人的心思再说,其实也没用。
所以维持‘父慈子孝’的局面,对自己最有利。
而且李景孝刚才的举动,已经表明,他是支持自己这个正统的。
那就是自己人。
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实在没必要让李景孝陷入两难之境。
万一扛不住太上皇的压力,要么不得不投靠过去。
要么干脆辞官,躲进名山大川。
那时候损失最大的反而是自己这个皇帝和大周。
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便自己会用驱邪符,照样会被孝道压着,不敢违背父皇的话。
隆德帝立马觉得,只是出一时风头,实在不划算。
等父皇耀武扬威之后,要是肯传授自己皇家的修炼功法,那一切都好说。
要是不给,那就另想办法,并且多做准备了。
好在结果和皇帝、李景孝期待的一样。
太上皇激发了御雷符,大笑着接受太监、禁军、李景孝的吹捧之后。
心情极好之下,看了眼也乖乖行礼的皇帝,忽然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比以前顺眼多了。
随后觉得朝堂上下越稳,就越不用自己操心政事,有更多时间在大明宫潜修。
当然,军权肯定不能给皇帝。
某种程度来说,老皇帝求长生,对隆德帝来说暂时是好事。
至少老皇帝此时没想过换个皇帝。
但要是老皇帝消耗过多的国力,用来修道,那就是福祸相依了。
太上皇笑着扶起皇帝,“待过几天,为父确定这功法没问题,便传给我儿。”
虽然不是立马传授,但皇帝想想也对。
这功法保不齐就有缺陷,父皇愿意以身试法,反而是好事。
再说,李爱卿都站自己这边了,父皇不教,大不了找李爱卿或者茅山。
听说茅山已经传宁国府贾敬真传功法。
隆德帝暗道,这个天下至尊有所求,茅山那边肯定不会拒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