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加起来,少说也会增加四五万两银子的开销。
古代为什么不敢天天训练?
甚至三天一练,都能算是精锐?
原因很简单,缺乏肉食和脂肪。
光是吃大米、粗粮之类的粮食,每天吃上两三斤,甚至四五斤都很正常。
这事汇报到皇帝那边时,隆德帝只是迟疑片刻就答应了。
一旦这1千马军,真的训练出骑射的能力。
最大的受益人,也是他这个皇帝。
殿前司说白了就是皇宫禁卫,随驾出行则为皇帝近卫。
大型祭典时,也执行仪仗、引导、安保、护卫任务。
加上李景孝的面子,每年多耗费四五万两的银子,隆德帝想想就觉得这事得批。
李景孝考察完1千马军,本想回去修炼,但想了想后,干脆就待在大帐内监督。
然后让韩孟卓、二福他们这些神射手,去监督和指导骑兵训练。
顶头上司待在军营里,下面的人想偷懒都不敢。
中午的伙食,御马监的太监们,也很有眼力的,比以往好上了一个档次。
糙米管够,还有猪肉炖白菜。
即便只杀了四头猪,40口大锅熬煮,顶多见点肉片和油,可到底能吃到荤腥。
下面的人,训练的热情立马更高。
李景孝并没和士兵一起吃饭,不是他不知道一个锅吃饭的好处。
而是实在没必要。
要是统兵出征,这么做确实能得到上下拥戴。
可在京城里,这么明显的笼络军心,很多人可能就会睡不着觉了。
有时候,当将军的,能做到赏罚分明,及时发粮饷已经足够了。
吃过午饭,李景孝和都虞侯、虞侯、都头、押班等军官们,商量了马军如何轮值。
因为有拱卫皇宫的差事,训练的事,必然得轮着来。
而且李景孝还特意交代,参加训练的士卒,每天的伙食,中午和晚上都会增加1头猪。
殿前司的伙食本来就比寻常部队好,每天增加两头猪,也让军官们觉得,士卒的身体能撑住训练量。
而且也不是每个士卒,每天都会训练。
领班都虞侯汤志杰、常瑞两人对视一眼,出列拱手说道。
“大人,属下听说大人极善医术,马军训练多有将士受伤,恳请大人在军中坐诊。”
李景孝一愣,其他的虞侯、都头、押班见状,也起身行礼。
“恳请大人施恩。”
韩孟卓、二福等人下意识就握紧了刀柄,虎视眈眈的盯着在场的五十几个军官。
李景孝挥挥手,示意二福他们别紧张。
看向五十几个属下时,脸上已经有了笑容。
自己还是没统兵的经验,之前就没想到过,训练减损兵员的问题,大概也是军官们不敢严格训练的主要原因之一。
减员太多,他们这些军官可是要受罚的。
而对李景孝来说,军营也是不错的刷经验来源。
点头说道,“本官为殿前司马军主帅,理当为军卒们提供更好的军械、伙食和医疗。
从今日开始,本官申时,为军中军卒疗伤。”
汤志杰、常瑞等人不由松了口气,随后就是大喜,齐声声对着李景孝道谢。
至于去真武观看病的百姓,李景孝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不过,转念一想,军营里也不可能天天有人受伤。
而且每天训练的士卒,其实也就250人。
真正受伤的人,应该不会多。
大不了,今后军营和真武观轮流坐诊。
下午三点,陆续有士卒怀着不安心理,进入中军大帐里。
而且这是第一次全员出现在马场,所以看病的人才最多。
对李景孝来说,手下的士卒那就是经验宝宝。
态度很是和蔼。
有三七补血散在,即便一份+100点气血的三七补血散,分成了5份,甚至10份。
对这些大多数都是跌打损伤的士卒来说,那就是神药。
一些扭伤手脚的小伤,+10点气血,足以让伤势立竿见影。
甚至李景孝要是收着点,把一份三七补血散,分成20份。
每个人+5点气血,也能让扭伤的伤势大为改善。
以往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恢复的跌打扭伤,服用+5点气血的三七散。
睡一晚,或者两三天就恢复过来。
李景孝甚至可以每天早上去宫里点卯,直接在衙门里给这些士卒疗伤。
反正他们训练一天,有三天时间在宫里当差,就不需要自己每天跑军营。
神医之名,顿时传遍殿前司。
随后上直卫的侍卫亲军们,也知道了李景孝的医术了不得。
——
给十几个士卒看过病,李景孝很快发现,这些人全是跌打损伤导致的新旧伤。
下一个士卒进来之后,干脆也不诊脉,直接问对方哪里不舒服。
只要是扭伤的,那就+5点的三七散,让对方合水服用。
要是旧伤,那就+10点的三七散。
而且李景孝没用几天时间,就发现那些旧伤没完全好的士卒,再来找自己看病时。
居然还能再次拿到1点经验。
这下李景孝一律让人服用+5点的三七散,要是感觉伤势没完全恢复过来。
那就隔天再来复诊。
军营也不去了,只让韩孟卓这个新任的弓弩教头,每天向自己汇报军营里的训练情况。
然后每天早上进宫点卯后,点时间,亲眼看着士卒服用三七散。
费的时间更少,效率也更高,还不耽误李景孝每天下午去真武观坐诊。
仅仅几天时间,已经有上直军的亲军侍卫,和宫里的太监,也想找他看病。
李景孝倒是想给这些人看病,毕竟宫里一万多人。
要是加上太上皇的大明宫里的内侍、宫女和龙禁卫,那宫里至少有1.5万人。
只是给太监、宫女和禁军看病,想想就知道这里面的麻烦有多大。
李景孝想都不想,就让二福对外说,自己是殿前司马军指挥使,只会给马军看病,也只能给这一千骑兵治病。
不少人暗道可惜,却也有更多的人夸他懂本分,知进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