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以官人对钟弟的喜欢,必然不会厚此薄彼,任由贾家公子欺负秦钟。
一路上,凡是殿前司的人,见到李景孝后那是个个行礼。
对贾母等人也是恭敬的很。
即便是侍卫亲军司的人,也是规规矩矩抱拳口称‘大人’。
这让贾母、秦可卿等人又是骄傲和高兴。
其他命妇,免不了再次羡慕起来。
到了宫门外,贾赦、贾政和贾珍三人,坐在轿子里避风、避寒等着贾母等人出来。
看到李景孝亲自护送,贾赦三人不由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对李景孝,那是一顿猛夸。
不过让李景孝意外的是,贾珍这色中饿鬼,看到秦可卿时,居然只是看了一眼,就忙侧过头不敢再看。
李景孝觉得意外的同时,稍微一想才明白过来。
贾珍虽然色令智昏,荒淫无道,但他其实比贾赦聪明多了。
只要不傻,就知道不可能勾搭上秦可卿。
万一有丝毫无礼的地方,李景孝都不用自己动手,光是让人去玄真观,在贾敬面前告状。
以贾敬对修道的痴迷,立马就会派人回宁国府,打断贾珍的腿。
对于自己没任何机会得到的女人,正常人只会在心里惦记着,而不敢有任何行动。
李景孝不由在心里暗乐,只要拿捏住贾敬,宁国府对自己来说,就毫无威胁。
贾母等人和贾赦、贾政、贾珍闲聊几句,这才知道,之前在大殿里还发生了那等紧张之事。
秦可卿更是满心担忧的看着自家官人,被贾赦、贾政、贾珍,还有七八个,诸如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
牛继宗、柳芳等特意等着的勋贵家主,围在中间说个不停。
只是没等李景孝敷衍完,就见夏守忠带着十几个大小太监,笑盈盈的捧着个明黄圣旨走出皇宫。
对着李景孝喊道,“圣旨,李景佑接旨。”
李景孝一愣,随后就明白过来,皇帝这是一天都等不及,连夜给自己升官来了。
大礼接旨之后,别说李景孝了,就连在场跟着下跪的官员、命妇们,满眼都是羡慕嫉妒的看向李景孝。
夏守忠宣读完圣旨,笑盈盈的把旨意放在楚向前手上。
拱手一礼后恭喜道,“恭喜侯爷,贺喜侯爷。”
反应过来的李景孝,脸上不由露出灿烂笑容。
侯爵还好说,但世袭可就难得了。
宁荣两府那么风光,最后公爵爵位却不是世袭。
真计较起来,其实还比不上史家一门双侯。
还都是世袭的侯爵。
不过,爵位高,其实也就是身份高,不等于权利大。
保龄侯史鼐,爵位不低了,还是世袭。
可就因为自己本事不行,没个正经的差事,手里无权自然没钱捞。
穷的得让女眷和史湘云,在家针绣补贴家用。
这话要是传到外面去,肯定会本人笑死。
可见爵位这玩意,不过是一份固定俸禄而已。
只有爵位加身居高位,才是一等一的权贵。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爵位就是天大的权柄。
动动手指都能捏死他们。
还有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侯爵爵位没那么容易封的。
但救驾,肯定是天大的功劳。
而且顺带还救下满朝文武,别说有人会反对,说不定还有人为了巴结李景孝。
但对李景孝来说,不是世袭的国公,还真不如世袭侯爵。
接过圣旨,起身对着宣旨的夏守忠拱手道谢。
顺带着,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悄无声息的到了夏守忠手里。
之前这老太监,借着宫里的赏赐,挑选的赏赐之物,多是最好的。
所以李景孝难得大方一次,一给就是五百两。
这叫有来有往,再见不难。
夏守忠偷偷看了眼,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三分。
等两人客套完,贾赦、贾政、贾珍,还有等在宫外接人的贾琏、贾蓉。
史鼐、史鼎、牛继宗、柳芳等人,忙上前恭喜。
牛继宗、柳芳更是羡慕的,脸上的表情藏都藏不住。
虽然两人一个是镇国公之孙,一个是理国公之孙。
但祖上的荣光再多、再大,到了他们这一代,两人一个一等伯。
一个一等子,早就没了祖上那等风光了。
而且这还是两人上战场拼杀,才得来的爵位。
否则肯定和贾赦、贾珍一样,一个一等将军、一个三等将军。
不过,两家的后代要是不争气,也不过多挣扎两三年代。
就会和贾家一样,从国公门第,变成无爵位可继承的局面。
而史鼐、史鼎兄弟俩虽然都是世袭,但兄弟俩一个没职位,赋闲在家。
一个虽然掌握着兵权,却在宣府当正三品的左卫指挥使。
太上皇可不会让史鼎在京城掌兵权,最后皇帝妥协,把史鼎安排去了宣府这个边镇独掌一军。
不过比起李景孝这个成天待在皇宫,负责宫里安危的殿前司‘副都指挥使’。
宣府左卫指挥使的重要性,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即便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是从三品,可成天能见到皇帝,才是最大的好处。
现在李景孝年纪轻轻就成了侯爵,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贾母、王夫人等人,也是激动的双眼放光。
王夫人甚至觉得,自家老爷贾政还是非常有眼光的。
选中李景孝当女婿,今后不仅荣国府好处连连,就连王家同样多了个可靠的帮手。
要是李景孝知道王夫人的心思。
肯定会在心里耻笑几句。
什么叫‘王家的帮手’?
他王子藤现在见了自己,还得主动行礼,并且想尽办法巴结自己。
要不然,还这么从太原镇‘都指挥使’的位置调回京城。
还怎么谋划‘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不过,李景孝此时绝对会是王子腾进京最大的阻碍。
除非他蠢到无可救药,才会帮王子腾谋划‘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