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也是贾蘅他娘,贾陈氏在小厨房做的饭菜。
厨房里的婆子、也是秦家带过来的。
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不是不知道内务府的蛀虫多。
之所以有限程度的放任,一来,换一批最后其实还会贪。
二来,没好处,谁给你卖命?
三来,保不齐你这个当皇帝的,哪天就中毒了。
即便没人敢明目张胆的下毒,在你吃的饭菜里吐口水,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从古至今,权贵向来都善待厨子、剃头的师傅、贴身丫鬟和护卫。
只有给足了,这些人才会心甘情愿的服侍和保护你。
甚至这些人,当年给你做过很多见不得光的事,到老了,更要善待他们。
所以贾母不是不知道赖家贪污,可她从来不动赖家。
贾家的子弟,见了赖大、赖二,还得喊赖爷爷。
即便是贾赦、贾政,见了赖嬷嬷,都得以礼相待。
查抄了赖家,即便能搜刮出不少银子。
但在李景孝看来,不过饮鸠止渴。
说不定今天炒了赖家,明天贾家的对手,就拿到攻击贾家的人证和物证。
而奴仆越贪越多,不过是主家没了权力。
——
抄家得来的4间二进院子,倒是可以住下几十人。
只是住的太远,每日往返浪费的时间才长了。只能在周围买些民宅,先住着。
随即,李景孝对着秦可卿叹息一声说到,“要是左右邻居,有人想卖宅子就好了。”
秦可卿笑着说道,“官人有时间,不妨去问问左邻的陈主事,说不定人家就愿意了。”
李景孝一听就知道,自己媳妇肯定听到什么动静了。
搂着秦可卿在她腰间挠痒痒,抖得秦可卿连连求饶。
忙解释起来。
这位刑部清吏司的陈主事,其实年前就有人想买他家的宅子。
原因很简单,李景孝不喜欢应酬。
真算起来,也就贾珍请客,去了一趟望江楼喝酒。
又去了一次宁国府,认识了贾家多年的老亲、老关系户。
之后不管谁请客,从来不去。
客人上门拜访,李家的管事,又说自家主人身体不适,不能见客。
可李景孝成天上衙、又去坐诊,哪有生病了的样子?
明摆着不愿意搭理,想攀附他的官员们。
李景孝又是锦衣卫,他不主动找别人麻烦,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这个陈主事,住在李景孝隔壁,心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刑部清吏司可是肥差。
光是掌管着,收放审案所得赃款,以及没收田产、店铺等实物的差事,就能让人吃的满嘴流油。
要是死刑犯的家人肯钱,找个替死鬼,少说上千两银子。
遇到皇家有大喜事,皇帝大赦天下,你够不够格被减刑,那也是刑部说了算。
所谓的大赦天下,不过是说的好听。
不可能皇帝登基、大婚、立皇后、更换年号、嫡长子出身,或者皇帝老娘60大寿,就真的把全天下的犯人都放了。
更多的是减刑。
还有,古代皇帝为什么处罚罪臣时,有时候会说‘永不叙用’.
原因就是大赦天下时,经过大赦之人,其刑事责任完全归於消灭。
所以有人想求李景孝,却又见不到人,没办法之下,就盯上了李景孝的左邻右舍。
把隔壁的房子买下来,和你做个邻居,你总不能连邻居都拒之门外吧?
陈俊这个刑部清吏司正六品的主事。
官不大,可权力其实并不小。
但六品主事,真遇到权贵,又显得太渺小。
到底没抗住压力,正打算卖掉宅子避祸。
只是到底心里不甘,凭啥我已经做了李景孝的邻居,好处没捞到,却被逼着卖宅子?
真要走,干嘛不直接卖给这位新侯爷?
而且自己要走,总得告诉李景孝一声。
免得事后他知道了,心里保不齐怪自己卖房子不通知一声,还给他惹来个麻烦。
顺带着,也诉诉苦,让李景孝心里觉得对不住自己,那就是好事。
李景孝一听媳妇这话,也不觉得累了。
起身就往隔壁陈家而去。
秦可卿看着自己男人的背影,不由好笑的摇摇头。
看样子,官人对贾家大姑娘,还挺看重的。
好在秦可卿知道嫉妒也没用,再说,官人都把库房的钥匙给了自己。
家中大小事务,也交给了自己。
再嫉妒和挑事,等于把官人往元春那边推。
所以秦可卿知道,自己不仅要显得大度。
和元春的关系,还要主动结交和亲近。
只要自己不犯错,那么管家和府库的权利,就会一直在自己手里。
而这,也是当家太太权利的象征。
李景孝出门一拐,走了五六十步,才到了陈家大门口。
真算起来,陈家宅子的占地面积有14亩左右。
比李景孝家的宅子都大,而且还是四进宅子,可见这家伙祖上也是出过大官的。
不过一个六品主事祖上再风光,以他现在的官职,住这么大的宅子,也挺显眼的。
要是买下来,打通院墙。
或者在院墙上开个门,元春其实完全可以住这边。
而元春过门,也只有两月不到,不早点改建,时间就来不及了。
李景孝甚至想过,进宫找夏守忠。
有内务府帮忙,顶多一个月,不仅能保质保量,还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而去自己担着李家京城大房、二房两脉的子嗣传续,等于两座宅子就是两家。
连陈家这边宅子的大门都不用封。
陈家的家仆一看李景孝,立马就认出这位侯爷。
忙不迭的请安,然后飞跑着进入禀告。
没多久,陈俊一脸笑容的快步出门相迎。
进了会客厅,一番客套之后,李景孝也不啰嗦。
直接问这栋宅子多少钱。
陈俊没想到李景孝这么直接。
想了想后,明白李景孝已经知道这里面的来龙去脉。
他不买的话,以后大概率还是得卖掉。
既然都得卖,自然不用再废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