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游戏出品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看的。
要不是还没成亲,恨不得时刻和他待在一起。
抱琴虽然羡慕,却也不嫉妒。
只有贾宝玉,一听是宝贝,眼巴巴的看着未来姐夫。
可惜李景孝哪管这小子,和元春、抱琴说了一声,出门跟着贾珠、贾琏和贾蓉去见贾政这个老丈人。
元春和抱琴在院子门口,一直看着李景孝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
这才有些舍不得的,带着贾宝玉回了戏园子。
见三人回来,贾母、王夫人忙问起了学的如何。
元春对李景孝这个未来夫婿,正爱的不得了,话不免就多了起来。
一听元春和抱琴都学会了一套打基础的道家拳法,今后趁着还在家中,会仔细教导和监督宝玉。
贾母、王夫人不由放心下来。
李纨倒是有心让宝贝儿子贾兰也跟着学,但在场的人这么多,不好直接提起。
暗道等回了荣国府,求求老太太,让大姑娘教导宝玉时,顺带也教一教兰儿这个亲侄子。
贾母等人也很快注意到,元春脖子上佩戴的御灵项链。
游戏出的首饰,款式好不好,不好说,但看起来肯定贵的很。
御灵项链虽然只是10级的装备,上面却镶嵌着一颗大大的核桃大小、颜色和品级都极好的黄玛瑙。
周围还串着二十颗龙眼大小,没一丝杂质的椭圆黄玛瑙,光是看着,就知道价值不凡。
贾母看了看项链,再看看元春,笑着问道,“大丫头,我怎么不记得这首饰的由来?”
元春脸色微红,正想说是李景孝送的。
一旁的贾宝玉先一步说道,“老太太,姐姐这串珠子是姐夫刚送的。
听姐夫说,这东西是真武观的法宝,说是戴着能心思灵动,学什么都快些。
可惜姐夫就这一个宝贝,我想求,姐夫都舍不得给我。”
元春听完就瞪着对嘴的贾宝玉。
但贾母、王夫人等人听着,那是既高兴,又多了一丝小心思。
这宝贝要是戴在珠儿身上,说不定读书会更省事。
只是到底是女婿送的,要是被他知道这宝贝,转头就被大舅哥拿去。
今后心里肯定会不满,甚至对贾家起了厌恶之心。
想来想去,王夫人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
此时的李景孝,除了是道家高人外,还是世袭的侯爷和三品怀化大将军、殿前司副都指挥使。
王夫人的小心思再多,也知道即便珠儿将来中了进士,甚至中了状元,很长一段时间,也比不过女婿的。
甚至还需要女婿帮衬一把,仕途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至于贾宝玉,当娘的虽然偏爱小儿子,但这小子到底还是娃娃。
指望他出人头地,少说也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了。
原著里,贾政暴打贾宝玉,王夫人哭着求情时。
就说过,要是贾珠还在,即便打死十个宝玉,她也不心疼。
这话有气话的意思在。
但也说明,贾珠真活着的话,王夫人心里也知道,靠小儿子给她争一口气,还不如靠大儿子。
所以偏爱贾宝玉归偏爱,王夫人现在的期盼,全在贾珠能顺利考中举人。
再一举中进士。
而元春虽然也知道大哥读书的重要性,但老话说的好,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让她冒着还没进门,就惹的丈夫不高兴的风险,把御灵项链交给大哥,元春自问自己还是做不到这点。
所以即便老太太和亲妈,时不时盯着自己和项链看,元春还是装作没看懂她们的心思。
根本不提主动奉上御灵项链的话。
贾母、王夫人心里不由叹息一声。
一旁的邢夫人、李纨、尤氏、尤老娘则是心思各异。
羡慕的,嫉妒的,期待的。
可惜心思再多,她们也不敢说出来。
倒是尤老娘,此时的心情极好。
李景孝之前虽然没和她打招呼,却也拱过手。
而且眼看李景孝,舍得送这么宝贵的宝贝给元春,今后二姐、三姐跟着嫁入侯府,至少吃穿用度不会少。
自己这个岳母,虽然只是个妾室的娘,实际是算不得是岳母。
可尤家可是两个如似玉的女儿一起嫁入你李家,怎么着,也不能让自己这个岳母吃糠咽菜吧!
这么一想,尤老娘反倒是心情最好的那个。
不过,尤老娘也知道,自己的心思肯定得藏着点,免得惹得贾家老太太、太太们不高兴。
将来吃苦的,就是自家两个女儿。
李景孝可不管贾家女眷想什么,因为刚才元春和抱琴身上,拿到了一千多点经验。
心情极好的同时,对待贾政这个老丈人,自然是爱屋及乌。
不仅礼数周到,还不时的夸贾宝玉。
又隐晦的说,宝玉那么聪明、乖巧,全是元春这个当大姐的功劳。
还笑着说,将来自己孩子,肯定也用不着自己操心学业的事。
就差明说,元春会是个贤内助,惹的贾政的笑声都高了三分。
贾赦、贾敬、贾珍虽然心里羡慕,但三人也知道,当着李景孝的面,不能表露出意思异常,免得让李景孝觉得贾家内部不团结。
将来会被他看轻了贾家。
李景孝自然能看出贾赦言不由衷,他和贾政兄弟俩平时可没少暗斗。
好在有贾母压着,否则荣国府早就闹分家,然后贾政一家子被贾赦这个长兄,兼爵位继承人赶出荣国府。
当然分家的可能性不大,但也绝不是没可能。
而没了人管着的贾赦,肯定比现在荒唐无数倍。
至于贾敬、贾珍父子俩,一个一心修道,只要贾珍每个月送银子去玄真观,那就万事不管。
贾珍只管在家里吃喝玩女人和赌钱,可他是族长,确实带坏了整个贾家的风气。
没一会,贾敬等不及的,提起了茅山传给他的一套修炼之法。
李景孝随口一问,贾敬也不藏着掖着,居然当着贾赦、贾政、贾珍、贾珠、贾琏和贾蓉的面,背诵起那套功法。
李景孝听了一半,就知道这老头的心思。
不是常年研习道经的人,即便听了这功法,你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听完之后,李景孝稍微想想,只是点拨几句,贾敬不由恍然大悟。
不管不顾的现场打坐。
这老头其实已经修炼出了一丝真气,但没师傅在身边提点和教导。
光凭他自己多年研习道经的理解,确实差了点意思。
而李景孝愿意提点贾敬,不过是通过贾敬,去压着贾珍而已。
顺带着,拿到更多的话语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