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外乎耗煤量、生产量上的差距,也就是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但是对汉津钢铁厂而言,旧式高炉却有一个新式高炉无法比拟的优势。”
”就是重新恢复生产的成本与时间吧。”苏涣答道。
”苏先生明察,正是如此。”林文理笑着捧了对方一下后,继续说道:”现在汉津钢铁厂遗留的旧式高炉设施,总共有四座。可是我们不需要全部恢复生产。
”在我的计划中,只会恢复一座旧式的高炉设施生产。然后将旧高炉生产出来的铁炼成钢,再用于建造新的高炉。如此以旧带新,来恢复汉津钢铁厂的生产,同时更新技术。”
这一提,自然勾起了苏涣的兴趣。他说道:”具体计划……”话才说一半,看见对方还在埋头书写,便露出苦笑,改口问道:”林先生,您这边还要多久的时间,可以把全部的工作完成?”
”苏先生客气了。”听着对方都用起敬称,林文理客套了一下。又说:”我原本估计两天的时间差不多。今天晚上再赶一赶的话,应该是可以完成,但是也在半夜了。可以向您报告的时间,最快也是明天早上。”
点头示意后,苏涣又试探性地问:”那么我多找几个人来一起听,没有问题吧?”
”当然可以。”林文理虽是答应了,但脸色却有些为难,说道:”不过我能准备的书面资料就只有一份。板子上的东西大家可以一起看,但书面资料的部分,两个人还好。要是人太多,我就没办法了。”
”哈哈,这是小事。我安排几个人来帮忙抄写资料,这个没有问题吧?”苏涣问道。
”当然没问题。想要抄写几份,就全凭苏先生安排人手了。”
看着林文理那副坦然的表情,以及手中资料的内容,苏涣很难将自己进门前所听到的那些口头威胁,跟眼前这个男人连结起来。
但再看到他身穿的那身军皮,就又能深切地意识到,在不久前,他还是拿着枪在战场上与八洲国交战的男人。而且还是冒着随时有可能丧命的风险。
可想而知,这几年的战争,在战场上有多少年轻人丧命,而这些人原本应该有多么美好的未来,且能为社会创造出多大的价值。
这些全都可耻地浪费了呀。
抛却了无谓的感慨,苏涣转头朝着自己的管家吩咐道:”邓聪,找人手来抄书。明天早上之前给我抄出五份一样的资料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