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这么七嘴八舌地说着,颇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前奏感。可是林文理一点也不想跟一群老人家打唇枪舌战,跟着别人设定好的节奏行动,那是最蠢的行为。
尤其现在一群人紧扣的一个重点,就是林文理在农业上并没有足可证明的实绩。相较之下,苏家种植灵粮起家,农事上不敢说独步天下,但相关技术也是排前沿的。
之前苏涣把汉津钢铁厂的重建工作,在林文理身上赌一把,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他手边没有能用的人才。
且当时林文理也讲明了,就算要联络国内或国外的相关钢铁产业,引进其技术,这中间也存在推动的时间差。
他要的也不过是一个机会,利用这个空窗期进行尝试。做得到就皆大欢喜,做不到也有国内或国外的技术兜底。
但是农事可完全不一样。就算林文理可以一一解答族老们所提出来的问题,只要他没有实际的成绩可以左证,很容易落下一个’纸上谈兵’的评价,最后同样不被信任。
而农事在苏家也有行之有年的规矩,上上下下多少好手与老手,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和做法。
骤然跑出一个大家都认为是外行的小子,要改变众人的习惯……直接拿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都不一定好使。
所以林文理根本不想在一群老顽固面前,推销自己的农业技术有多先进。他注意的重点是,明明还没完善的化肥厂计划,是怎么让人知道的。
而他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苏涣这位族长。林文理语气不快地说道:
”老爷,假如您看过了不完整的计划草案,认为化肥厂不妥,直接找我说就好。何必弄出这么个阵仗来。难道我还会拒绝你的要求?或是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打算给我?”
这些话可是说得相当重了,大有一言不合,直接翻脸的准备。
假如被质问的是一个权力熏心的家伙,林文理的话算得上是挑衅了,再不然也是挑战其权威。这种人不打压下去,以后还得了。
在权力的世界没有对错,因为维持秩序的稳定是大前提。而秩序用上狭隘的定义,可视为阶级的上下尊卑关系。这个框架要先维持住,才能讨论对错的问题。
换另一个角度说,也可以是这些上位者除了这套框架的高点外,他们再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了。所以必然要维护这套框架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