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盗墓笔记(18全+贺岁+后记)作者:南派三叔
分卷阅读438
底在怕什么?
在这种高度鸟瞰座千年古寨,世界上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恐怕不到百个。看着就在身下垂手可触的破败腐朽的木楼,你能感觉像是漂浮在古道的半空中闲庭信步。千年前四周的景象不可避免地在你脑海里形成,但随即又被水流和某些情性带回到现实,这种交织让人感觉很不真实。
这是第次近看这个湖底古寨,我发现整个寨子和巴乃很相似,高脚木楼修建得十分之密,两到三层的木楼中间有些三人并进的青石小径和石阶穿插着。这些腐朽的木楼都往边倒去,看上去随时会坍塌,有些房顶滑塌在边的另幢楼墙上,形成道“门”的样子。我在这些门的上方悬浮着游动,看着自己吐出的气泡冒上去,心不由自主揪了起来。如果潜入寨中,只要有点意外,这四周的木楼就可能倒塌,如果逃脱不及就会被活埋。在水底被活埋意味着点获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掠过几幢破败的高脚楼顶,灯光的所在越来越近,我的心跳窒息感也越来越强,看灯光和高脚楼之间的角度,我判断那光来自其中幢古楼之内,可能是映着窗口透出来的。正要咬牙硬着头皮潜下去,忽然暗,那光消失了。
我的精神高度紧张,这下把我惊得几乎晕厥过去,呼吸管都脱嘴了,但在那瞬间,我已经看到了灯光的所在。
那像是幢非常巨大的复合式高脚塔楼,由好几幢高脚楼组合在起,大概是瑶族大家族的塔楼,般是寨子中最富裕的家族聚集形成的。刚才那瞬间太快,我没来得及看到灯光是从塔楼的哪个窗口透出的。
我缓缓下沉,探灯照下去,下就愣了,天哪,这是什么楼?
这塔楼果然有点不同,它的外沿竟然是石头结构,而且,那瓦顶的飞檐,竟然是徽式的。
这不是瑶族的塔楼,而是汉人的建筑。
我愣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瑶族的古寨里会有幢汉式的楼宇?
第三十二章瑶家大院
苗瑶自古和汉家不两立,分群而居,对自己的隐私和血统非常在乎,特别是南瑶,从古到今就是少数民族冲突最的地方。古时候有三苗之乱,解放前还有客家人村门,为了口井,条河沟,汉瑶、汉苗之间,甚至瑶寨与瑶寨之间,都能杀得无比惨烈,以至于直接催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当时民族之间的猜忌和隔阂是势同水火的。
所以瑶汉混居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有瑶族人肯接受汉人在寨子中定居,那汉人也必然得住在瑶房内,绝对不可能有瑶王会允许汉人在瑶寨里盖这种耀武扬威的大塔楼子。
我完全无法理解,这简直好比在高粱地里发现颗西瓜!
缓缓下沉,静静地看着这幢古楼,又发现了加蹊跷的地方,这座汉式的古楼完全被包在四周的高脚楼内,而且楼顶的瓦片颜色模样,似乎是被高脚楼刻意的保护起来,从外面看,根本发现不了里面有幢这样的古楼。
再看这汉楼的规模,非常奇怪,呈口字形状,口字中间是天井,四周是三层的楼宇,底座和外墙全部用条石修建而成,学建筑的明眼人眼就看得出来,此乃明清时南方大户人家沿街大宅的风格,般都是当地望族修建的家族院落,有好几近深,后面还有园子和的建筑,巨大条石则是防土匪响马用的,这种无比结识的建筑,能保护深宅大院里几百号人自锁自持的生活。
也就是说,这幢古楼应该是幢幽深大宅子的前脸,它的门对着的是正中街道外面的高墙,围住整个古宅,四周有大门、小门、照壁,有些门让下人进出,有些可能是沿街做生意的店面。大门进来后,有复杂的回廊通往后进的宅院。最典型代表就是杭州的胡庆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