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很大,又没人管,事情就都做大了。
当时形成的第个体系就是走私体系。走私的源头是盗墓贼,之后是“客人”,这些“客人”都是古董行家,从盗慕贼手里购买冥器,带到北平和上海两大城市消化,特别是北平。可是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好货还是都流到了国外。
后来新中国成立,海关检查越来越严格,海外走私逐渐收敛,但是体系已经形成。我爷爷这批人正是成长于那个年代,他们成功地活到了改革开放,所以体系延续了下来。从“文革”结束,在中国南方边境和海面上开始出现走私活动之后,这些年囤积下来、隐藏起来的大量冥器便开始寻找出口,三叔就是利用老辈的体系开始重操旧业并发扬光大的那批人中的员。
当然,现在国内的富豪和收藏家已经是国外走私商的劲敌,这也是各地地方性古董交易市场空前繁盛的原因。
这样也就能理解三叔在长沙、杭州,以及霍家和小花在北京的产业关系,还有吴家和解家联姻的各种潜在目的。
从大体结构上来看,三叔在长沙的所有盘口主要负责两个业务:个是下地拿货,另个是分销。
下地拿货的盘口,我们般叫做“喇嘛盘”,分销的盘口被叫做“马盘”。
这个体系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
三叔这样的人,被称为“铁筷子”,是产业链的剥削者,他们垄断着最好的资源,包括古墓的信息、探墓的知识、冥器的鉴定。
这些铁筷子把自己掌握的古墓位置和朝代信息交给下面的喇嘛盘,接着,铁筷子会出个“筷子头”,带着信息,领着喇嘛盘里夹来的喇嘛们,起下地取货,这就是俗称的夹喇嘛。潘子就是三叔手下很有名的筷子头。
同时,喇嘛盘会有熟悉的“马盘”,早就等候在边,在东西刚出锅,还没“凉”下来时,马盘就联系好了买家、设计出运输路线,之后就在当地直接交易。东西凉,马盘直接拿走,整个盗墓活动也就结束了。
这种体系销赃速度极快,只要不被抓现行,死的只会是马盘,铁筷子和喇嘛盘不会受到任何牵连。盗墓活动屡禁不止就是因为这个。而对于铁筷子和喇嘛盘来说,马盘这种角色,要少有少,死几个就死几个。
三叔的分销马盘数量众,来到这间房间的,只是大头中的大头。最让三叔忌惮的,是四个下地的喇嘛盘的头头,而如今坐在椅子上的,就是那四个人。
第六章长沙倒斗四大巨头
这四个人手里掌握着这条产业链的源头——冥器,因为盗墓的特殊性,件宝器是不可复制的,价值高度集中,下面所有的分销都得拍着马屁才能拿到成色好的货物。也许这四个盘口不是最有钱的,但是没了他们,这个行业就不存在了。
除此之外,这四个盘口的人都是亡命之徒,个个和潘子样凶悍不讲理,敢跟他们玩欠账赖皮什么的,可能你
分卷阅读534
欲望文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