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蒙恬的军队,通过河东郡、上党郡、东郡进入齐郡,向着巨鹿郡汇集。
三支军队每一支军队出动5万人,其他的兵卒及将军留守边境。
这三支军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疏通河道,修正崩溃的河堤,另外如果遇到受难的百姓必须营救,遇到乱民就地斩杀不用上报。
所有的军事行动视当时情况,让他们自己决定,毕竟将在外情况瞬息即变,请示会耽搁时间。”
尉缭迅速写下了秦风说的话,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然后问道:“帝婿,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
“就是拯救老百姓,当然这里面出现了害群之马也要迅速果断的剔除,免得发生民变。”
尉缭点点头,随后向服侍在身边的看殿宦官嘱咐了两声,那个看殿宦官迅速退了下去。
一会儿拿来得及几卷空白的竹简,双手放在了尉缭的案几上。
尉缭提笔,开始给三位将军下达命令。
之所以使用竹而不是使用秦纸,尉缭自有自己的考量,秦纸的确是好用,但是那玩意儿怕水呀。
那个地方可是闹了水灾,万一一个不慎被水打湿了,那可就耽误大事情了。
秦风还在解释,罗成的军队和韩信的军队一个来自岭南,一个来自江南。
那些兵卒们从小生活在雨水多的地方,对于雨水泛滥的治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他们重点就是疏通河道。
如果洪水冲毁的堤坝,可以使用麻袋装上砂石投入溃口进行封堵。不要在乎损失的钱财,以抢救人的生命为主,人命是无价的。
他们的行军速度不需要太快,如果遇到洪水之中的百姓要营救和帮助。秦军关爱百姓的名声这次必须打响。
至于蒙恬率领的秦军都是老秦人,关中的洪水极少,他们对洪水的经验不是特别丰富,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经验。
所以蒙恬的这些军队主要是打通通往水灾区的通道,以便于后续的救助工作的铺展开。
尉缭应诺一声,把秦风说的这些全部写在太尉府的军令中。
尉缭写完之后,仔细看完了三个调兵的军令,发现没有问题之后取出太尉府印认真的盖在上面。
看殿宦官把三个军令仔细的收了起来,赵寒秋走下台阶拿过来交给秦风。
秦风扫视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取出皇帝玉玺盖在了上面。想了一下又取出了自己的私人印章也盖在了上面。
秦始皇临走的时候把六枚皇帝的玉玺全部给秦风留了下来,并且亲自交在了他的手上,而不是给赵寒秋。
也就是说,现在秦风身上带着秦始皇所有的关于处理朝政的玉玺,秦始皇带走的只有他的私人的印章:始皇帝印。
可以说现在的秦风行使的就是皇帝的所有权利。大秦朝堂上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一言而决绝。
但是秦风并没那么飘,而是加上了他的私人印章。这就是一个标记证明是秦风发出的圣旨。
用完印章之后,秦风对站在身后的赵寒秋说道:“誊抄一份送入内府备案。”
赵寒秋诺了一声,立刻命人重新拿出来空白的竹简,恭恭敬敬的放在了尉缭的案几上。
两道奏章的笔迹必须一致,这样才能够备案,尉缭听了解释不以为意,迅速又抄录了一份。
双方都用上印章玉玺之后秦风说道:“使用800里加急送出去。
这三道旨意都使用油布包裹三层,然后打上封印。”
赵寒秋立刻拿出了一个巨大的竹筒,使用油布亲自动手包裹,塞入竹筒当中,使用蜡封将竹筒封闭,然后再蜡封处加上内府特有的密封印记,让内府的宦官立即出发。
秦风的这一套流程犹如行云流水,特别的老练。
尉缭看到秦风的这一番操作,简直惊呆了,他竟然不知道掌管咸阳宫还有这么多的手续可以制作,公子扶苏的时候似乎很随意呀。
更不要说什么使用油布包裹旨意,他第一次见,他不太清楚油布什么东西,但是感觉着很有范,很实用,传递军令肯定最好。油布是什么样的布匹?
这一切都是赵寒秋根据秦风指令做出来的。这些油布都是赵寒秋从秦府别院拿过来的,当然了,是需要给钱的那一种拿。
赵寒秋拿到这些油布之后亲自做实验,在秦纸上写上字,使用油布包裹严密沉入水中一天一夜,果然里面的纸张根本就没有进水。
这让赵寒秋对秦府,对墨家的科技充满了惊骇。
做完这些之后,秦风看向治粟内史陈良之。
陈良之是农家君子,在治粟内史和秦风斗争的过程中,秦风把曾经的治粟内史陆达揍了一顿,还在地上摩擦了一顿之后,一脚踢出了朝堂,回家抱孩子去了。
秦风提出,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去做,于是农家君子陈良之成为了治粟内史。
农家还没有圣人,这位君子已经是农家的天花板。所以陈良之在农家之中众望所归了,可以说他就是现在农家的掌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