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户部可不是只是管理钱财就好,田地,赋税,户籍,俸禄,财政大权都是在户部的管理范围里,像富灵阿这样从四品的官职,在户部里就有好几个,基本上每个人都主管一样,这回富灵阿调了过来,熟悉了一段时间,也算是上手了。
其实在户部里每样都很重要,因为富灵阿是后来的,户部尚书怕富灵阿一开始出差错,就把他调到田地的管理上,以后各省粮食的收入就归富灵阿统一管理了,田地的管理是最容易的,富灵阿带领几个分到自己手下的官员,开始翻查各省的土地面积。
户部尚书害怕富灵阿业务不太熟悉,派给富灵阿的副手是个对户部田地管理非常熟悉的人,富灵阿的副手宋明是汉军旗出身,在户部里很久了,不然户部尚书也不会把他派给富灵阿。
几个月一过富灵阿就发现田地税收有很大的弊端,大清的土地不少,可是真正要收上来的赋税却没有多少,乡绅,世家,有功名的都是拥有土地的大户,可是大清的律法,这些人是不用交税的,所以只靠普通的老百姓手里的那点土地,田地税收当然少了,就拿富灵阿他们家来说,家里的田地不少,就连富灵阿私下都买了不少的土地,可是全都没有交过税。
田地上税收少了,大清国库收入就会少,所以就有了人头税,不管是有田没田的老百姓,都要按人头交税,所以他们也是最穷的。
富灵阿才到户部几天啊,就能看出这么多的问题,那些户部的老油子不可能发现不了,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人说出来呢?还不是因为这些人也是不用交税的,如果说出来最先损害的就是这些人的利益。
明白是一会儿事,但是要是反应上去就是傻逼了,富灵阿如果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就会得罪大清所有的官员和乡绅们。再说老百姓过的好不好关富灵阿什么事,心里明白田地的弊端在哪就行了,其它的富灵阿根本就不想管。
有得力的手下帮忙,又知道了田地税的收法,只要一切按照各省报上来的田地数目,收取粮食税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用富灵阿操心了,就这样富灵阿在户部也算是站住脚了。
几位上司对富灵阿的表现都很满意,这小子年纪虽然不大,不过还算是聪明,想来不会捅什么大的纰漏,不会给大家找麻烦就行了。
富灵阿工作上了轨道后,也有时间关注家人了,说起来富灵阿对塔娜现在肚子里的这个,就没有当时西喇布那么关注,没办法啊!这个小家伙来的太不是时候了,正赶上富灵阿被公事缠的手忙脚乱的时候,等到富灵阿适应过来的时候,小家伙都快出生了。
富灵阿伤心了,难过了,自己对这个小宝贝也太疏忽了,真是太不应该了,还好现在还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