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冷笑了一声,甚至不愿意对这个国号一听就“很不正规”的海外兰芳小国发表哪怕一个字的意见。
一帮海外刁民、贱商粗役海盗组成的国,居然妄想得到朝廷的认可,承认其大清藩属国地位,还想着海外封王。
信使已经被咔嚓了!
对于这种无君无父不服管教之莠民,乾隆倍感厌恶。
碍于皇帝的身份,他只能把某些话藏在心里,不宜公开表态。
那就是:
“南洋之欧夷殖民者为何不替朕把这些背叛大清的刁民全部杀光?留之何益?”
……
乾隆5年,尼德兰军队在巴达维亚城屠汉民2万。
之后,巴达维亚总督畏惧清廷震怒。
遣使携礼来京为此做出解释,请罪!
乾隆指示:
此2万人皆为“自弃化外之人”,“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戕,孽由自取”。
且“该番已知悔惧”。
还要怎么样?
好生安抚夷使,厚赐礼物,打发回巴达维亚。
【史称红溪惨案,值得注意的是两点,一,杀戮的本质是为了财富。二,巴达维亚城外汉人,自发组织了武装救援!奈何武力不如人,全军覆没。】
……
于敏中突然开口:
“皇上圣明,早就看穿了江南反贼和海外蛮夷勾结的事实。老臣却有一点小小的疑惑,以海运之艰难,蛮夷是如何做到的?”
和珅心中一动,暗赞老于是个妙人。
这就成功的把矛头对准了正在西南地区忙活查走私硝石的钦差,刘墉!
果然,
乾隆的眼神逐渐阴狠了起来,慢悠悠说道:
“朕虽不喜航海,可也略知一二。海运艰难,倾覆之事常有。火炮火枪之耐用品或可依赖海运,但火药一项是断断不可能依赖海运的。”
“平金川,朝廷所用火药数量何止百万斤。而观贼军之进攻,迅猛果断,炮子如雨下,毫无节约吝啬。蛮夷断无支持其火药消耗之运输能力。”
和珅一脸敬佩,如醍醐灌顶之状:
“皇上洞若观火。奴才斗胆总结一下,贼之火器来自蛮夷,但贼之火药却是~来自我大清内部。”
……
话说到了这个地步,矛头就很精准了。
大忠臣刘统勋之子,刘墉刘大人的差事办的很不理想啊。
至少,
截至目前他还没有截断走私链条。甚至都没有向皇上奏报,西南硝石矿和江南伪吴王之间的关联。
这到底是工作能力问题?还是工作态度问题?亦或是忠诚有问题?
总之,高端政斗点到为止。
绘画讲究“留白”,朝堂之上何尝不是如此?
留白,就是给旁观者留下足够的遐想空间,同时也更加突出中间的墨迹。
于敏中、和珅已经成功的把一根绳索套在了刘墉的脖子上,过段时间再慢慢收紧。
这只是一道开胃小菜。
真正的大菜,是阿桂!
……
第二份情报是来自江西学政!
自雍正年间开始,各省学政的地位大幅提高,他们不再属于地方官序列,而是礼部直属的京官!
一般由翰林院编修、检讨出任,任期3年。
木又力,只对木又力的来源负责!
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无视地方督抚的眼色,可直接向礼部和皇帝奏报。
“江西学政说,阿桂腊月初十起,率军从容撤出了九江。辎重粮饷府库未曾留下一点给贼军,全城完好。”
和珅眼皮一跳,
军机处拟旨“令阿桂署理湖广总督”好像是腊月初七。
这就意味着,阿桂这家伙是在旨意到达之前就擅自放弃了九江!
“奴才斗胆替阿相辩解一句,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阿相定然是他的道理,故而让城别走。虽然未曾焚烧全城,可他毕竟把府库辎重全部带走了,也~”
“你给朕闭嘴!”
……
乾隆一声爆喝,和珅顿时扑通跪地,不敢抬头。
于敏中也跟着跪好。
殿内回荡着乾隆愤怒的怒骂:
“狡辩。和珅你居然替阿桂狡辩。没有朕的旨意,他就敢提前撤出九江?”
“九江是什么地方,那是沟通南北的沿江重镇。论重要程度仅次于江宁。他怎么敢擅自决定的?”
望着愤怒的老皇帝,和珅表情惶恐,心中窃喜。
指出某人的缺点,未必就是害他。
夸赞某人的优点,未必就是帮他!
总之其中规则十分复杂,足够写一份社科论文!
上位者虽然知道其中诡道,可依旧会不由自主的被带歪,很难做到“不偏听偏信”。其中缘由十分微妙,只能意会。
乾隆虽未当场追加对阿桂的责罚,可心中已经埋下了刺。
……
之后,君臣奏对又聊了关于加征田税,向士绅富商劝饷,以及过年之后即着手调集全国重兵。
全是大事!
乾隆的脑袋依旧缜密,并无混乱,记忆很好。
和珅、于敏中2人退出隆宗门后,才放弃了拘谨,昂着头开始走起了标准的官步。
以他们俩人的分量,除了爱新觉罗氏,其他都是下级。
沿途无论侍卫宫女太监或是其他官吏,皆退到道路两侧,行礼问安。
“于大人气色不错,养生有道。”
“不行了,人老了,就巴望着子侄们能争点气。让老夫省点心。”
和珅是何等七窍玲珑,立马就接过了话茬:
“听说于公子一直在京,未曾入仕?”
“哎,不争气的东西。”
“若令公子不弃,可愿来户部应個差?”
“犬子只会散财,怕是要被户部的理财高手们嘲笑~”
“那于大人的意思是?”
“不知内务府可有空缺?”
……
和珅停住脚步,环视无人。
认真的盯着于敏中:
“于大人说笑了,理藩院、内务府、宗人府,此3衙门只有满官,从无汉人。这个先例想必皇上也不会开。”
于敏中一拍脑门,很歉意的说道:
“老糊涂了哎。只想着给犬子安排个事情不繁,压力不大,油水又大的差事,倒忘了内务府这肥缺是满洲专属。”
和珅笑了:
“于公子若是想做个肥缺,倒也不难。”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