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东方地平线处,朝阳缓缓升起,有鸟儿在园中鸣叫,清风拂来,水波不兴。
屋内,嬴未盘膝坐在床上,五心朝天,奇经八脉中有内力涌动,运行周天。
良久,嬴未睁开双眸,只见他眸中有精光闪动,那一瞬间的微光虽到不了虚室生白的境界,却也摸到了那一丝道理。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嬴未高声诵着这《道德经》中的一章经典,感受着自己的内息渐渐趋近于‘道’。
“呼——”
一口身中浊气吐出,嬴未从床铺上站起,理了理自己那一身锦衣儒服,来到窗前站定,欣赏着庭前花开花落。
这一篇《道德经》中的内容,读来如同修炼之法,而实际上它确实是一篇修炼之法。
只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是告诉你如何用内力走奇经八脉的‘术’,而是直指‘玄德’大道的‘意’。
这一篇经文所教导人的,正是如何修‘德’成‘道’的顺序。
后世虽然称为《道德经》,但在这个先秦时代读了原典后,嬴未觉得这篇老子的哲学之作应该叫做《德道经》才对。
‘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先修德再成道。
“老子无愧于道家始祖,影响了不知多少诸子百家,这道德经中其实已经讲述了修炼的最高法门。”
嬴未慨然一叹。
来到这有武功的先秦时期,嬴未自然也想要成为高手。
而想要成为高手,修习内功是必然的过程。
只不过许多高深的修炼内力法门,都是如墨家、儒家、道家等的不传之秘。
而各派又敝扫自珍,想要学习这些门派的核心之法很困难。
不过嬴未自从拜荀子为师后,自然也就接触了儒家的内功修习之法。
人有奇经八脉,但是人类身体中的奇经八脉,可不会给哪些经脉定义为‘道’,哪些经脉定义为‘儒’。
所以各门各派的高深法门其实殊途同归,都是前人在无数次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无什么高下之分。
理所当然的,这些经验就成为了各门各派的不传之秘。
而之所以这些修炼法门又分成了‘儒’‘道’‘墨’等的不同分类,主要在于修习内功之人自己的领悟。
儒家之人每天学的都是那些儒家经典,自然修习出来的内力有着儒家之‘意’。
道家之人每天诵读领悟的是道家经典,练出来的内力就接近于‘道’。
所以就像是嬴未,他虽然练的是儒家的内功之法,但是其思想本质是以‘道’驾驭儒与法,因此他修习出的内力更接近道家。
嬴未气质偏向于儒生,但在使用武功时,人们一定会怀疑他其实是道家‘天宗’或者是‘人宗’弟子。
这种内功修习方式一点都不武侠,而是有些玄幻。
但是想到阴阳家那些人都能玩出阴阳术这些东西,玄幻一点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每天早上诵念‘道德’,修习内功,已经成为了嬴未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
尤其是早上修习内功之后,一天时间都会神清目明,思维敏锐,有这样的好处,嬴未自然也是勤学不辍。
诸子百家并没有哪一家让所有人都臣服,因此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境界的划分。
尤其是诸子百家的根本在于思想与治国大道,武功只是外在的‘术’,追求武功而放弃思想,那就舍本逐末落入下乘了。
所谓武功,其实都是护法之用。
但这个时期虽然没有详细的境界划分,但老子的这篇经文,却是几乎点明了一个人修行的顺序和目的。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精神与形体的统一,结精聚气便能如婴儿一般。
按照嬴未这个后世之人的理解,其实就是炼精、修气、养神,从而成就先天之境。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这句话意思是洗涤心灵,使心境平和,从而没有瑕疵。
爱护百姓治理国家,便可以顺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