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第九十四章吕不韦:此子深谙道家之法!
咸阳,相邦府一一
吕不韦正在书房中处理着公务,在他的身后,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仆似是在‘昏昏欲睡。林
屋中一片安静,没有任何的人敢打扰,不知过了多久,吕不韦突然道:“.长安君可是离开了咸阳?”
那站在吕不韦身后的老仆猛然睁开眼,眼中似有精光闪过,一看就是一位不弱的高手,他恭敬道:
“回相邦,算算时辰,长安君应该已经离开咸阳,正在前往韩国的路上。”
吕不韦轻轻点头,他说道:“拿地图来!”
“喏!”
那老仆走到一旁的柜子旁,从中抽出一卷动物皮革所做的地图,将其在桌面上摊开。
吕不韦起身,来到案几前,他微微的眯着眼,打量着这张地图。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秦韩边境,最后彻底的看向了韩国。
“韩国位于我大秦东出之地,乃是一块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与赵、魏等国相连。”
“过去百年,因韩国正是阻我秦国大军最重要的防线,再加上韩赵魏本是一家,因此不管是赵国还是魏国,都对韩国有着极
大的支持。
“每一次我秦国大军开拔,最后都被山东五国合纵连横,让我大军最多只能攻下几座城池,就是黯然收场。”
“宣太后重视武安君,直到武安君被昭襄王赐死,但武安君虽死,他也坑杀四十万赵卒,又灭了楚国旧都,对我秦国有不世
之功。”
“过去正因各国对韩国鼎力支持,韩国才是以如此弱小国力,拦我大秦去路。”
吕不韦的手指落在韩国的位置,用力点着说道。
如果赢未在这里,一定会说这韩国现在就和二毛一样,各国就是拿你当枪使。
而韩国为了不被秦灭国,它也只能当好这把枪,拦住秦国东出。
“过去,我秦国虽有大军数十万,却依然奈何不了韩国,只能一点点蚕食韩国的土地。”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各国伐交频频,合纵连横已是非常困难,哪怕是苏秦张仪在世,面对如今的局面也只能徒呼奈何
“长安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才是前往韩国啊!”
吕不韦感叹出声,对嬴未的感情极其复杂。
自己看到了如今的大势,已经彻底明了一统六国的道路,而那位长安君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们都看出了现在正是干年未有之大变局,此时不去统一六国,在继续等下去,谁又知道会有什么变化。
过去秦国对各国虽有攻伐,但只是夺几座城池,对整个局势影响不大。
而现在不能这么做了,就应将分散的力量聚成拳头,先灭一国再说。
因为不管是嬴未还是吕不韦都已经看出来,哪怕是秦国灭了一国,其他五国也不可能联合,它们只会对秦国虎狼之师更加
畏惧!
白起在世时,他虽然功勋盖世,但就算以武安君的能力,在数十年前也做不到灭一国,因那时各国还可以合纵。
但现在,已经不可能合纵了!
老仆站在吕不韦身后,他知道这只是相邦大人的自语,自然不会出言打扰。
吕不韦在地图前来回踱步,语气极快的道:“..长安君此去韩国,正是要做一个表态,对韩(bhb)国进行实地考察。”
“等他回来时,必然找到一个充足的理由和借口,诉说韩国疲弱,建议秦国攻打,不,是建议灭掉韩国。
“如此不世之功,武将们必然会站在长安君那一边,此乃阳谋,就算是我也阻止不了。
“韩国弱小,若真让长安君灭了韩国,这样的功劳谁也无法否认,到时就算是我,也对他无可奈何了。”
吕不韦虽有无数的拥趸,但是对那些官场上的人,他并不信任,毕竟官场上只有利益。
相比于那些为自己摇旗呐喊的官员,他其实更信任这个跟随了自己数十年的老仆,所以这些话他也只能对自己的老仆说。
他不是希望老仆给他建议,仅仅只是不吐不快。
老仆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长安君既有此意,那相邦可以提前在朝堂上提出攻打韩国的想法。”
如此一来,不就把长安君的功劳提前抢走?
吕不韦冷笑道:“.我且问你,长安君现在在哪?”
老仆想也不想说道:“.正在前往韩国的路上。”
说完之后,他人就愣住了。
吕不韦哼了一声:“这真是一招我也没想到的妙棋,当时在朝堂上他立下造纸大功,却没要赏赐,反而要求出使韩国。”
“当时百官等我出言,时间不足,我想不出他的目的,现在我是终于看明白了。”
“长安君如今既然在韩国,我若是还提出攻打韩国之事,那岂不是明目张胆要治他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