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仪由礼部筹备,因此,这一场弹劾也是礼部尚书主持程下进行。
首先由楚州学政陆云孙带头发难,他念了一篇讨伐陈东的“檄文”之后,另有些联名的学政站出来指责陈东的不是。这时候,不时有人暗暗观察丞相大人的动静,却发现他毫不在意,丝毫没有恼羞成怒的神情,反而显得镇定而悠闲。陈东背靠在椅背上,半闭的眼睛并没看正在说话的学政,而眼神打量着大殿高耸的穹顶。议事大殿是礼部专门为学政议事而修筑的,可容纳八百人议事,大殿建成之后,陈东忙于国事,还一直没有仔细看过。
大殿从台基到屋顶高达二十余丈,内壁是无数斗拱堆叠而成的天穹。斗拱的宽幅渐窄,最后穹顶的顶端合拢,三座重檐凌空架与穹顶之上,一层层天光透过重檐间缝隙照射进来,使殿内的光线显得明亮而柔和。在恬静光线的照耀下,大殿每一处都美轮美奂,恢宏而不压抑,精致而不奢靡,细腻而不繁琐。殿中的学政加官吏总共有五百多人,既不觉得阴暗,也不觉得憋闷,足见这大殿建筑之巧妙。“这座议事大殿,邓守一倒是费了不少心思。”陈东暗暗想到,“可惜今日才注意到这里。”他目中只透出赞赏之意,在别人眼中,便是对弹劾者的无言的蔑视了。
陆云孙等人的发言虽然慷慨激昂,但除了对陈东的连篇诛心之论外,到没有无中生有的编排附会。按照大礼法,弹劾一方走完第一轮过场之后,便轮到被弹劾这一方起来为自己辩护,然后弹劾者将根据辩护者的说辞再度发言,如是者反复三次。其间,如果涉及双方指认的事实相互出入,任何一方都可以要求推举出三名立场公允之学政,经由双方认可之后,由这三名学正共同来澄清双方出入的事实,学政再接着进行公议弹劾的程序。
陆云孙等人结束,邓素沉声问道:“丞相大人,对陆学政他们的话,你有什么要说的么?”
“陈某?”陈东抬起头,环视着众多学政投来的目光。
他摇了摇头,沉声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陈某蒙众位推举,腆居相位这几年,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众位都不是瞎子,自然清清楚楚。陈某还有什么说的呢?”他目光如电,扫过学政们的面孔,回头对邓素道,“相府还有很多国事要处理,我就不要浪费时间,逞口舌之利了,这就让学政表明态度吧。”这句话出口,整个议事大殿寂静如空,只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的声音。这份洒脱,就好像七步成诗,立马成文般的从容,连陆云孙眼中也闪过一丝敬意。
“那么,”邓素神色复杂,他点点头,对着众人沉声道,“既然如此,现在就唱名议决!”
书吏点点头,翻开一本登载两百四十多位学政的议决簿,提起狼毫在砚中蘸了墨,对礼部尚书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做好准备。邓素面前也摆着一份名册,他轻叹了口气,翻开第一页,沉声道:“陆云孙等五十一位学政联名弹劾丞相陈东一事,现在开始唱名议决。在座的各位可有异议?”他略微顿了一顿,无人站出来异议,便大声唱名道:“鄂州侯方雄。”
“我反对!”侯方雄的的声量极大,议事殿中嗡嗡回响,不少人脸色一变。
侯方雄是鄂州本地人,又是理社元老。当年众太学廪生齐聚潘楼倡立理社,有他一个。揭帖案扳倒童贯,有他一个。陈东千里赶赴鄂州,倡议“尊天子不奉乱命”,仍有他一个。侯方雄鼓动鄂州士人响应举义,顺理成章被推举为鄂州学政。礼部的学政名册乃是根据各州学推举学政的先后排序的。当初鄂州倡义,多是理社骨干在州府带头响应,因此,礼部的学政名册上,这些学政都排名靠前。鄂州侯方雄打头唱名,气势上立刻就把压过对方一头。理社先天占着这个便宜,有人面露得色,而另一些人愤愤不平,却也说不出任何不是。
陈东对侯方雄微微点头致意,陆云孙面色淡然,似不以为意。
邓素面无表情,继续念道:“广州刘公亮!”
“我反对!”刘公亮还不罢休,南蛮子脾气耿直,狠狠瞪了陆云孙等人一眼。
刘公亮有明显的广南口音,他乃陈东主政广州时的同僚,两人相交莫逆,肝胆相照。当陈东北上后,吴子龙和他二人便在广州筹备响应,此后吴子龙北上襄助陈东掌控大局,而刘公亮被推举为广州学政,并鼓动广南路各州县响应鄂州推举学政。他虽没有吴子龙的鼎鼎大名,但在广南诸州县的影响却远胜过吴子龙。陈吴二人决裂后,刘公亮还曾修书劝和,只因吴子龙婉拒而作罢。
“潭州许子壮。”
满座目光都看向潭州学政,沉默了一瞬,许子壮面色沉郁道:“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