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愿意来农家乐!
得等他们这批人到50多岁,子女也独立的时候,他们才会带着子女来缅怀他们的青春。
也让他们没在农村吃过苦的子女,来感受一下他们年轻时候的不易。
再过十年,于家村才合适转型搞农家乐!
现在还是先抓好种植或养殖吧。
“倪先生,你说的这两个建议都算是于家村可以发展的,不过我对前景比较模糊,你帮我分析分析々~!”
倪世孝就分析道:“您看啊,现在燕京的蔬菜主要是靠北省在供应。
可那里再近,还能近的过于家村?
运输成本肯定比这里高。
这样我们就有价格优势!而且我们也可以和北省搞个差异种植,我们就种北省没有,或者不多的蔬菜。
这样我们也可以避开竞争。”
倪世孝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养殖就更好说了,现在全国都缺肉;至少这几年只要养殖的时候注意一点,不要发猪瘟。猪肉基本不愁卖。”
他其实不太乐意让于家村养殖肉猪,他更想推荐于家村养殖两头乌,上国的本土猪种。
营养价值和肉质口感更好!
可这种猪有个缺点,不容易增肥;一年喂到头也喂不上两百斤。
不像荷尔兰白猪,只要喂的好,几个月就能出栏,而且是三百斤以上的大肥猪。
两头乌的价格和白猪是一样的,谁会选择去喂两头乌。
两头乌的优点现在对老百姓来说根本不重要!
才吃上几天饱饭,有几个人会去追求营养问题,都大块吃肉了,你跟我说营养?
这个计划就让它胎死腹中!
倪世孝打算过段时间去趟金市,在那边自己投资开展两头乌的养殖和猪种改良工作。
也不指望它在短期内赚钱,就算是让自己吃营养的放心肉这点就值得。
何况熬个几年,等老百姓注重饮食健康之后,两头乌就可以杀进高端市场。
“.「为何要二选一,不可以齐头并进吗?”
林振国听完倪世孝的话,奇怪他为什么让于家村只选择一个方向,而不是都做。
“为什么不两个都做?那是于家村到底土地和人太少了,如果种植、养殖都发展的话,都行不成规模效应,只会泯灭众人!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向上面汇报,让乡里来牵头发展,举全乡之力来共同发展,那就不需要担心规模的问题。而且你们还可以在山地上开展水果的种植。”
林振国听完就陷入了沉思,汇报和不汇报都有利有弊...
不过倪世孝提供的发展思路,很适合于家村,可以说是按照于家村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的。
到底该怎么做,还是开个村民大会,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林振国理清了思路后,就对倪世孝说道:“倪先生,很感谢你提供的建议!我打算开(吗了的)个村民大会,让他们自己来选择该怎么做。”
“不必客气,我也就是提供一点思路。具体的事情还需要你们自己去做的。
你们其实都不用去菜市场推销。
只要在城郊的位置,开一个蔬菜肉类批发市场就可以了。
只要東西好,菜贩子自然会主动过来批菜。
你们是本地人,在这边很有优势,外地人绝对竞争不过你们。”
林振国一听这话,顿时拍了下脑门,得意洋洋的笑着说道:“别的地方管不到,但是城郊的位置是我们乡的,外地人开批发市场,也得看我们答不答应。”
不要说这个年代,就是三十年后,城市里的大蔬菜、肉类批发市场。
大部分都是被当地人包圆了,外地人根本就没有插手的机会。
除非有大来头...
最多也就是初期的时候投资一点,让你收回点利润仰。
然后滚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