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飞花艳想作者:樵云山人
第十回拆开梅雪两分离
飞花艳想作者:樵云山人
第十回拆开梅雪两分离
第十回拆开梅雪两分离
诗曰:
世事翻云复雨间,良缘难遂古今然。
达溪花落蠡夫恨,凤凰琴空崔女怜。
高谊合离原不贰,钟情生死实相连。
佳人端的归才子,聚散由来各有天。
却说柳友梅别了雪太守出来,抱琴接着,回到云庵来。静如迎着问道:近闻雪太守看中意的柳相公诗文,一定姻缘有分了。柳友梅道:不知事体如何静如道:得相公这般才貌,也不负太爷择婿一片苦心。柳友梅道:不敢,不敢。遂将张、刘二生抄诗,周荣作弊之事细细说了一遍。静如道:姻缘天定,人谋何益柳友梅道:只是还有一事请教,我今日去见雪公,只道他为着令爱的事,不料他又为甥女梅小姐的事,绝不提起雪小姐之姻缘,不知何故静如道:原来雪太爷如此用心,正是他为己为人之处。老僧向日说柳相公的姻缘不在梅边定雪边,今日看来,方信老僧不是狂言。这姻缘两重自不必说了。柳友梅道:是便是,只恐人心难度,或者雪公另有所图也未可知。静如道:料柳相公的才貌,瞒不过雪太爷的眼睛,纵使雪太爷看不到,那小姐的慧心明眼安肯使美玉空埋,明珠暗弃么柳友梅起初心上还有些疑惑,被静如这一席话便一天狐疑都解散了。便满心欢喜,笑说道:但不知小生何缘,便能有福消受此二位佳人。
说话间,已是黄昏时候。道人张上灯来,静如道:柳相公可用夜饭么柳友梅道:夜饭倒不消了,只求一壶茶就要睡了,明日好返舍。静如就去泡了茶,送与柳友梅。柳友梅就到客房中去睡了。
次早别了静如,回去见过母亲杨氏。先把张、刘二生抄诗一事说了一遍,然后把雪太守录科面试,请酒题诗,亲许婚姻的事也细细与母亲说知。杨氏夫人喜道:吾儿索有雅志,今果遂矣。只是姻缘已遇,功名未遂,必须金榜名标,然后洞房花烛,方是男儿得意的事。况世情浅薄,人心险恶,似张、刘小人辈,也须你功名显达,意念方灰,不然,未有不另起风波者。今考期已近,秋闱在迩,汝宜奋志,以图上进。柳友梅道:谨依慈命。母子二人,俱各欢喜。柳友梅此时也巴不能个早登龙虎榜,成就凤鸾交,就一意读书,日夜用工。按下柳友梅不题。
却说雪太守自与柳友梅约为婚姻,次早就差人拿个名帖,往山陰县来请竹相公。原来雪太守与兵部竹淇泉是同年,竹凤阿随叔父在京师,曾相认过,因此请他出来作媒。怎知竹凤阿与柳友梅又是极相契谊的朋友。这一日,竹凤阿闻知年伯来请,就一径同差人到杭州来见雪太守。雪太守留进后衙相见。竹凤阿道:敢问老年伯呼唤小侄,不知有何吩咐雪太守道:不为别事,我有一舍甥女名唤如玉,就是舍亲梅道宏之女,今年一十六岁了。姿容妍稚,性情聪慧,论其才貌,可称女中学士;又有一个小女,名唤瑞云,年才二八,小舍甥女一岁,颇亦聪明,薄有姿色,不但长于女红,颇亦善于诗赋。老夫因受过梅舍亲之托,虽有甥女之分,一般如同己出。前日因录科,这日偶见山陰柳友梅文才俊逸,诗思清新,是个当今才子,我意欲将二女同许双栖。前已面嘱柳生,只不知他尊慈意下何如,因此特烦贤契道达其意。竹凤阿道:柳友梅兄才貌果是卫家玉润,与小侄系至友,其诗文品行素所钦服,老年伯略去富贵而取斯人,诚不减乐广之冰清矣。小侄得执斧柯,不胜荣幸。想柳兄素仰老年伯山斗,未有不愿附乔者。雪太守道:得如此足感大幸只是贵县到郡中,往返相劳,为不当耳。老夫有一回聘的礼,若其尊慈许允,即烦贤契致纳。说罢,便在袖中取出绣成的两幅鸳鸯锦笺,递与竹凤阿道:这就是回聘的礼。竹凤阿道:友梅兄未行纳采之礼,何得就蒙老年伯回聘之仪。雪太守道:柳友梅曾在敝衙中,面咏新诗老夫即将他佳句准为聘礼,随命舍甥女并小女奉和原诗以作回聘之敬。这一幅鸳鸯笺,便定百年鸾凤友,年侄幸转致之。竹凤阿道:柳友梅兄承老年伯如此垂爱,真恩同高厚。二人说着话,留过小饭,竹凤阿遂告辞起身,别去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