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封疆大吏作者:香葱豆腐
第九十一章换届前后一
三婆走后,杨祸水精神很不好,时常会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偶尔也会做些莫名其妙的动作,持续了好长段时间。
对于三婆的离世,最伤心的并非龙支书等直系后辈,反而是和三婆相处时间并不长的杨祸水。对于龙支书等人来说,年事已高的母亲去世,虽然也会悲恸,但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棺材寿衣早在十年前就准备好了,这并非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而杨祸水却因为平时和三婆说话时候并不怎么恭敬,时常称呼对方为“死老太太”,却不成想,现在语成谶,三婆果然撒手人寰,成了名副其实的死老太太。
杨祸水内心里少会认为这是她诅咒带来的,于是在悲恸之余,还有些歉疚,似乎她不这样称呼三婆,三婆就不会死。因为就在三婆去世前的半个小时内,她还在称呼对方为死老太太,还说过三婆要将些故事带进棺材这样的话语。
对杨祸水来说,三婆算是她为数不的朋友,忘年之交,也是她最为珍惜的不参杂任何功利因素的朋友了,所以对三婆的离世,她时半会儿还有些接受不了。
杨祸水偶尔会跑去三婆坟前,或是着自言自语的说说话,或是安静的坐在那里。
对于杨祸水悲恸之下钻牛角尖的状态,杨柯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将这些交给时间,借用时间的流逝来冲淡她这种负罪内疚的情绪。
时间已经进入了秋季,马上就到中秋了,偶尔会吹来阵凉爽的风,扫下片片或绿或黄的树叶,稻田里长势并不好的稻谷已经收割完毕,那些稻田即将交给制药厂开发成药材种植基地。那原本成片的蛙声也逐渐消弭,秋蝉偶尔传来声惨痛的低鸣。这个看似没有希望的季节到来之际,龙山村却是片热火朝天,人人面色欣喜。
制药厂的厂房还在紧张的建设之中。药材种植基地也还没完全规划完毕,牵涉到土地的事情,总是进行得比较慢的。预计能在冬季完成,到明年春,应该能用采摘来的药材实现小规模生产,但要实现大批量产出,大概还得等到后年。毕竟那些药材的生长周期不同,这点就很限制制药厂初期的生产量。
食品厂又研发出了几个新品种,都是菌类食品,做出来之后杨柯尝了尝,口感不错。qs认证也拿下了两三个,因为有政府参与。申请这些认证的时间比正常时间缩短了好几倍。现在正准备花大价钱引进两台真空包装机和吸塑包装机,尝试将包装存放的问题步到位解决掉,然后用产品配合广告轰炸市场,从钞票满天飞舞的经济市场上抢钱。为了这个计划,严良华和孟伟等人谋划良久,打算直接冲击入市,步到位的将目前只是投入的食品厂扭拨到盈利状态。野心很大。
因为食品厂的这个宏大计划,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孟伟不鸣则已,鸣必然惊人的性子。
旅游项目正在勘测规划之中,请了专业团队在做这个工作,另方面,有关三婆、龙山军的故事正在还原,删删改改的弄得很细致。杨柯看了看,故事中的恩怨情仇有些夸张却也相当吸引人:哈尔吉瑞敏能挽开三石弓。有匹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汗血宝马,有把削铁如泥的宝剑,轻轻跃能上房揭瓦……
花卉项目在燕子外出取经归来之后带动了另个小项目:盆景架的制作。招了批木匠,成天制作雕刻这些盛放盆景的架子,对于颜色上,则是采取着色而非刷漆,弄得古色古香的很有看头。第批盆景已经制作了出来。是些山上采摘来的现成花卉,做成了微型组合盆景。总共产出三十套来,并没有打入市场,而是让燕子这败家娘们全送了人。杨柯家两套、龙支书家套,龙山实业高层每人家中套,县里、镇上的领导也都分了些……
龙支书堂兄家人回来之后,见得龙山如此发展态势,再也不肯走了,暂时住在龙支书家里,杨柯住的这套房子还给他住着。对于杨柯两人在三婆去世时的帮忙,他们是很感激的。
对于在交州租的房子和买的家具,则是找了那边相熟的朋友帮忙处理掉,还请对方帮忙领了工资,但最终,这帮忙处理的朋友却并未将钱给他汇过来,等到再打电话过去询问,人已经不知道去向……弄得家人闷闷不乐,天到晚都在咒骂说是误交了白眼狼。
这几年来,他们家人在沿海打工也赚了些钱,准备盖楼房了,杨祸水听罢,提出将他家现在这院子买下来,总共给了万八的高价,弥补了他们在交州的损失还有余,乐得对方合不拢嘴。至于新房子的房产地皮,杨柯句话就能搞定,他们完全不用担心。
这农家小院里有着杨祸水最为美好的记忆,自然是舍不得它被推倒重建的。根据龙支书堂兄的说法,院子里三合土下方是青石院坝,后来为了晾晒粮食方便才直接打的三合土。于是,杨祸水开始找人将整个院子中的三合土敲掉,又将原本有些缝隙的土墙给修补了起来,将猪圈那边也给推倒翻修了,还在屋子中装上了吊顶,贴了壁纸,家用电器应俱全,弄了个四不像的农家小院出来,和杨柯道过起了男不耕女不织的现代化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