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窗月明,洗尽千山。
十一月十日,晚。
汉中军完全占领了徐州城,完成了肃清。
陈望戎装罩甲,明盔锦带,牵引着座下的枣红马,在一众近卫骑兵营甲骑的簇拥之下踏进了徐州城的城门。
马蹄踏击城砖清脆的声响在城门的甬道之间来回跃动,在众人的耳畔回响。
一束又一束火把照亮了城门的甬道,也为陈望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在接连三日的炮击之后,徐州城的西南垣塌陷,西城塔楼、女墙、城垛尽皆被毁。
第二正兵营只发起了一个冲锋,便攻入了徐州城中。
守卫徐州的万民军仅有八千余人。
在最开始的时候,哪怕是遭受了数日之间的狂轰滥炸。
徐州的万民军还顽强的抵抗着,但是在第二正兵营压倒性的火力面前,没有多久便陷入了崩溃。
徐州毫无悬念的落在了汉中军的手中。
陈望早就在徐州的南郊埋伏了一支数千人伏兵。
想要逃出徐州的万民军,在南郊中伏,被杀者甚众。
守卫徐州的万民军只有三千余人逃脱,其余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
随着城防的交替与肃清,在汉中军控制了整个徐州城后,徐州城重新恢复了平静。
城中千家万户皆是紧闭着大门,坊市高门皆是黑灯瞎火。
这一夜很多人注定无眠。
徐州西城,汉中军大营内,一片灯火通明。
虽然已经肃清了徐州城的万民军守军,基本完成了对于万民军残党的清扫。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陈望仍然没有进入徐州城的中央地带,而是选择将主力安置在徐州西城。
接管一座城池,所需要做的工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交接完的。
而攻下徐州也并不是他们这次的终点。
徐州只是此次攻伐的起点。
之后的安排都要根据局势的变化而进行……
……
徐州西城大营。
满是顶盔贯甲的甲兵。
浓烈的血气还未消散。
一队队甲兵稳步行进在各处营帐留出的过道之上。
夜已深沉,大获全胜,但是却没有人因此而懈怠。
中军帐外,一众全副武装的甲兵各执刀兵,分立于外。
帐内,灯火通明,恍若白昼。
汉中、河南两地的一众军官将校,按照地位的高低分列而坐。
左首和右首的座椅空置,并未有人。
在之后是近卫骑兵营的统领赵怀良、汉中镇游击黄龙、张二。
身为河南副总兵的高谦,作为河南参将的陈德,反而坐在后方。
而在陈德之后,也并非是河南营镇的一众营将。
河南新军七营,营官授的都是游击,没有授参将的。
在其之后的是陈鸣与陈衡等,汉中镇下第一、第二正兵营、以及近卫骑兵营的十二名千总。
陈鸣是陈望的族兄,陈衡则是陈望的族弟。
陈鸣原先和陈望一样都在曹文诏帐下作为家丁。
在陈望最开始发迹的时候,曹文诏还指示陈鸣带口信提醒陈望注意。
陈衡则是在陈望后面任参将后,写信寄往辽东后,从辽东老家赶来加入军营的。
如今第一、第二正兵营的千总们,除去少数几位外,其余不是姓陈、就是姓胡。
虽然只是千总,但是却是嫡系中的嫡系。
所以在他们之后,才是河南新军七营的游击。
之后则是一众掌管军法、联络、后勤、军务等杂务军官。
四十余人,将整个中军帐挤得的满满当当。
不过虽然人数颇多,但是中军帐内却是静静悄悄,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混乱。
所有的人都是安安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所有人的脊背都挺得笔直,双手放在大腿之上,保持着军中的标准坐姿。
帐内帐外安静异常,唯一的声音,只有劲风吹过旌旗营帐之中所带起的猎猎之声。
不知过了多久,沉寂的气氛最终被一阵脚步声所打乱。
帐内众将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转头向着帐门处望去。
脚步声又远至近,就在近处之时,垂下的帐帘被两侧的卫兵掀起。
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鱼首先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紧接着陈望整个人便已是阔步踏入帐中。
陈望身上穿着这件衣服名为大红织金飞鱼通袖罗。
飞鱼纹充斥上身,甚至连两臂都绣满了飞鱼的纹饰。
飞鱼类蟒,亦有二角。
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
飞鱼服是赐服之中的第二级赐服,仅次于蟒袍。
是在收复襄阳后,朝廷论其多年积累之功勋,下发的奖赏之一。
朝廷派人诏令嘉奖,加封为右都督,赐飞鱼服,一柄宝剑,一套盔甲,一些绢布,总价值不过千两白银。
考虑如今国库的情况,赏赐倒是称得上一句大方。
飞鱼服和蟒袍很多地方相仿,有的人甚至专门把飞鱼服弄得像是蟒袍一般。
而陈望身上这一件飞鱼服很多地方也与蟒袍相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陈望一手扶着腰间的玉带,另外一只手按着斜挎在腰后的雁翎刀,缓步向前。
身后陈功、胡知礼两人罩袍束带,也是按刀而入。
一众将校的目光也随着陈望的步伐而移动。
陈功和胡知礼两人先行坐在了左右两侧的首座上。
而后等到陈望坐到了首座之上。
一直侍立在左侧的侍卫长高喝了一声敬礼。
帐中一众将校,无论汉中还是河南,皆是站起身来,齐刷刷的向着陈望行了一个军礼。
陈望坐在座椅上还了一礼,众人才又重新座坐下。
不过胡知礼并没有坐下,而是手持着一封文书,走到了陈望的座下右侧。
“今日升帐所为之事,乃改易我军中体制,明确职责,划分职权。”
帐中众将皆是屏气凝神,众将之中有不少人不认识胡知礼。
但是不认识并不代表不知道。
众人在升帐之前,已经是得到了放出来的消息,知道今天要宣布什么事情,因此也没有多少多久的惊讶。
“原军法处改为军法司,下辖各级军法官,归属中军部管辖。”
“军法司,日后只管军法。”
“增设训导司,主宣讲、训导、学习诸事,下辖各级训导官,归属直辖。”
胡知礼停顿了一下,转头看了高谦和陈德一眼,而后道。
“所有的营镇都会设立军法官、训导官,军法司内军法官设到司下,训导司内训导官设到局下,军法官、训导官会由军法司、训导司直接下派。”
高谦神色未改,对于胡知礼所说的下派军法官、训导官入军,他没有任何的意见。
因为如今营中几乎一半的将校都已经是被陈望给替换过了,甚至军兵都替换了不少。
事已至此,自然是无所谓再掺一些沙子进来。
陈德麾下的援兵营也是一样,而河南新军七营是陈望一手创办的,本就是陈望一手提拔,自然也是不会反对。
“监察所不再隶属于军法处,改为情报司,归属直辖。”
“情报司,负责探查相关军事情报,擒拿间谍奸细,肃清不法。”
胡知礼话音落下,帐中众将的眼神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幻。
高谦和陈德对视了一眼,而后才将目光重新放在了胡知礼的身上。
他们现在已经逐渐进入了汉中镇的核心,明白了陈望的筹谋和布局。
这个这个所谓的情报司,应当和朝廷的厂卫职能相仿,甚至可以说就是厂卫,只不过是汉中镇的厂卫。
高谦心中微沉,朝廷的厂卫除去探查边情军事之外,还有监听百官的职能。
汉中镇下的这个情报司,虽然没有明说,但只怕也对他们有所监察。
高谦回忆了一下自己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稍微放下了心来。
不过心中还是没有放松警惕,高谦已经决定日后一定谨言慎行。
“镇中增设中军部,管辖镇内一应诸事,无论军政。”
前几次的改制,都是针对军队的制度,还有军队的武备,以及新增军法、监察等重要机构等等。
这一次的改制,并没有之前的那么大刀阔斧,主要是军务方面的改动。
“中军部下,下辖内务司、军令司、军需司、兵务司、军法司、工务司。”
“内务司主管镇下一应内务,考核、任免、调动,首任司长由陈功任。”
“军令司主管传达中军部命令,负责所有部曲调动、作战等军事行动,军令颁布任务,首任司长由赵怀良任。”
“军需司负责管理军费、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等相关事务,首任司长由唐世平任。”
“兵务司负责兵籍管理、军官任免、军队训练,首任司长由胡知义任。”
“军法司,主管军法。”
“工务司,主管各地工程、军器局、杂造局之事务,首任司长由王元康任。”
“除此之外,镇下增设参谋处,归属直辖。”
“参谋处从各营挑选指挥能力出众的优秀军官,授予中军参谋,负责参谋赞划,辅助制定方略。”
帐中,一众汉中镇下的将校军官皆是神色振奋,不少人身躯下意识的前倾了不少。
而一众河南镇的将校军官则是神色不一,不过大多以震惊居多。
高谦的神情复杂,陈望如今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变相的开府建牙。
情报司是锦衣卫,中军部下辖是六司,对应的是朝廷的六部。
胡知礼稍微停顿了一下,而后拿出了第二封文书,继续宣读了起来。
“此次改制,军队体制不变,辖地不变。”
“汉中镇下诸营,仍遵循旧制,在此不做解释。”
“河南、湖广两镇军兵,官面仍以正、奇、援、游称呼,但是在镇内改易番号。”
“河南镇下共有兵马十三营,以数字顺序为番号。”
“湖广镇下共有兵马六营,同样以数字顺序为番号命名。”
所有的一切都是宣布,而不是商量。
如今局势改易,已经是时候将河南、湖广两镇的兵马彻底归于统管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而要归于统管的第一步,自然是改易旗帜和番号。
不过如果只是单单的改易旗帜和番号并不需要特地当众宣读,一道命令就行。
改易的命令,已经先一步发到了河南、湖广两镇营将的手中,众人都清楚自己所掌管的部队的番号。
陈望对于军队营镇的改革,自然是不会这么浅显。
“除改易番号旗帜之外,镇下增设师一级单位,最低以三营为一师。”
陈望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案桌,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胡知礼也适时的收起了手中的文书,重新回到右首的位置坐下。
“河南镇下,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正兵营为河南镇正兵第一师,由陈永福任师长,驻防英、霍山区。”
陈永福已经纳了投名状,家眷也都在开封城内被陈望掌握着。
如今的开封城,实际控制着城防的自然是陈望。
这也是为什么陈德能够在帐中听令的原因。
“河南镇下,第五、六、七、八、九正兵营,合为河南镇正兵第二师,由高谦任师长,驻防徐州。”
“余下的正兵营,作为预备,驻守开封府,防守黄河一线,归属直辖。”
增设师级的作战单位,是陈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明朝和蒙古打了上百年,在后期逐渐演变成了小规模的治安战,明军后期的镇戍营兵制也是在这也的环境下所产生。
在之后的作战之中,敌人的人数将会不断的增多,战争的烈度也会不断的增大。
营一级仅仅几千人,已经完全没有办法达到战争的要求了。
明时镇戍营兵制,已经开始跟不上这个时代,淘汰只是必然。
湖广、汉中两镇的任命,陈望并没有在这里宣读。
湖广六营陈望的打算直接编为一个师来用,师长的人选自然是周遇懋。
至于周遇懋领的汉中镇第三正兵营,陈望准备直接让它的族兄陈鸣来接管,然后直接划到胡知义的麾下。
把第三、四、五、六,四个正兵营合在一起当作一个师,归属胡知义统领,主防汉中。
第一、二,还有近卫骑兵营,则是合为另外一个师,归属直辖。
宣读完毕,陈望端起了桌上的酒杯,站起了身来。
“诸位。”
陈望的动作,吸引了帐中所有人的主意。
眼见陈望起身,帐中一众将校也是随着纷纷起身。
陈望敲了敲身前的案桌,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队全副武装甲士已是端着一杯杯水酒进入了大帐之中。
所有人的将校都得到了一个酒杯。
陈望神情严肃缓缓举起了手中酒杯,俯视着帐中的一种将校,正声道。
“今日……”
“金杯共汝饮……”
喜欢风起明末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风起明末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