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你看到也就算了,不要再和其它人说,就像此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安心在此,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我知道,你是这里的教书先生,教的很认真,不枉王家人对你一番信任,但我还不知道小先生如何称呼呢?”。
书生连忙回答道:“先生面前,小可不敢称先生,在下姓李,名倚东,字子安,号世家公子”。
“嗯,倚东!,这个名起得好”,老者继续说道:“我见你每日除了讲课,就是查书和写作,不知是什么大作,能够让你如此上心,老夫能看看吗?”。
书生道:“李家蒙先祖福泽,有缘和王家世袭友谊至今,在王家身边耳濡目染,知道了一点点王家先祖的事迹,以及一些修仙的事情。
小可不自量力,想把这一切和我所了解的修真都写下来,既表达了小生景仰的心情,还想让后人多了解一下当年那些先贤。
无奈,小可所知甚少,并不比世人多掌握多少有用的素材,只能以小说的形式,进行一番编撰”。
老者乐到:“年轻人很有气魄啊,你不写诗词歌赋,不修四书五经,竟想给修行中人写小说。
你了解修行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行中人的世界是怎样的吗?你见识过修真世界的腥风血雨吗?
如果这些简单的事情你都不知道,光凭自已的生花妙笔,根据一二个传说和故事,即使只是写小说,那也只能遗误后人、贻笑大方。
今晚,月色不错,我们又有缘相见,你不妨将文稿给我看看,没准,我还能帮你一把”。
书生求之不得,连忙将书柜上文稿尽数抱到窗前案子上,让老者翻阅,老者一目十行,看的速度极快。
此刻,秋风飒爽,星光灿烂,静谧的夜色正好陪伴着二人在灯下潜心翻阅。
开始,老者表情木然,带着审视的眼神,李姓书生看不出他的心情如何,但是,看着看着,情况就不一样了。
有时,老者会停顿片刻,有时,老者会微微点头,有时,老者还会神情激动,似乎,他的思绪已经渐渐融入书中的情节。
直到黎明的曙光开始升起,附近已经响起了有人起床声的时侯,老者才堪堪浏览完整部书稿。
从始至终,李姓书生都一直静静地陪伴着老者站着,此时,方觉双腿已经麻木。
但是,他的心情却相当激动,因为,他从老者的表情中,感觉到老者对自已的书稿还是基本认通的。
老者的神情也已经温和了许多,“难得你有这么大的恒心和毅力,竟能收集这么多公子的信息,这份心确实难得的很。
以春秋笔法让公子的事迹传颂给更多后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少来者的惊世之举,晋朝的文坛,也必将因此大放异彩。
反正我也闲来无事,索性,就成全了你的心愿吧,给你讲一讲真正的修真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道家,不是你们看到的只会打坐,口诵无量,而佛家,也不只是会讲阿弥陀佛。
', '>')